【明報專訊】跑步毋須繁複裝備,容易上手,因而深受市民歡迎。但跑步受傷風險非常高,初創企業Pureform Technology(起動科技),以跑步腳帶記錄跑手表現,通過分析生物力學參數,讓跑手減少受傷風險,提升跑步表現。
明報記者 鄺月婷
臨H測試減六成受傷風險
起動科技於2017年10月由張文斐和楊之一聯同本地康復治療科學、神經科學和電子工程學教授成立,公司研發跑步腳帶,透過人工智能(AI)技術,為用戶實時測量超過20種生物力學參數,例如撞擊力、制動力、垂直振幅和能量損失;同時分析用戶的受傷風險,跑步效率和耐力,並提供個人化的建議和訓練計劃,利用運動科學,讓用戶提升跑步表現和降低受傷風險,起動科技的生物反饋技術已在臨H實驗中證實,可把傷害風險降低60%以上。
起動科技的目標客戶為物理治療師、健身房和跑步教練。產品將以月費形式出售,包括硬件,軟件和維修更換,月費暫定是4位數。公司將在一兩個月內開展測試期,會跟數十名跑手測試,預計今年尾便可出售。
創辦人張文斐說公司成立不久,仍在摸索產品定位,本來設計了手機應用程式,但在徵詢跑手和教練意見時,發現可把產品變成更專業的工具;加上公司不太清楚市場對產品的反應,在缺乏資源下,公司就用B2B(business-to-business)的方式,小批量地生產產品,測試產品可行性和收集專業用家的意見,待累積一定數量數據後,便會考慮以眾籌方式進軍B2C(business to consumer)市場。普通用戶版本將會是簡化版,公司會揀選比較重要的數值,包括撞擊力和垂直振幅,這些數值如果太高,代表用戶有較高的受傷風險。
坊間量度心跳卡路里手環 對跑手幫助少
現時市面上的運動手環,可讓用家記錄運動時間和計算卡路里消耗等數據。被問及跑步腳環的競爭優勢,張文斐表示跑步腳環是針對跑手,運動手環所提供的量度心跳和計算卡路里消耗功能適用於很多運動,惟對提升跑步表現和降低受傷風險是沒有意義,使用腳環才能量度跑步專用的力學參數,這些數據以往要在實驗室內量度,若購置儀器,大概要花六至七位數,「使用腳帶這個簡單裝置,便能量度實驗室內量度到的數據,對跑手來說十分便利」。
創辦人冀消除「跑步很簡單」謬誤
另一創辦人楊之一解釋,公司的數據是分為兩方面,跑手在跑步時,已可看到自己是否需改變跑姿;而在跑步後數分鐘,跑手更能於iPad應用程式內查閱自己跑步的完整報告。楊說市民一般會抱有謬誤,認為跑步很簡單、不用學習,但其實跑步可以有技巧地跑,如果跑手對跑步表現有要求,他們可透過這些數據,減低跑步時腳部茼a的撞擊力,避免受傷,以及減少能量損失。
張文斐說自己有跑步習慣,昔日短跑時,在教練指導下,只是改了跑姿,跑100米已經由原來的11.9秒,再減少0.5秒;對於長跑,跑姿更為重要,如果跑手每一步都用多了能量,對其跑步表現非常不利。
按身高體重跑齡 設計個人最佳方案
他就部分錯誤跑姿舉例:「跑步時,腳步不要太沉,而且要重心平穩,避免擺手幅度過大。腳部茼a時,應盡量減少茼a時間,以及避免身體有向上升的傾向,改為向前移動,否則只會浪費了氣力。」公司的程式會根據跑手的身高、體重、跑齡和跑步習慣,為跑手設計個人化最佳跑步方案 ,例如每星期的跑步距離、不同的跑步速度、如何去跑,甚至是力量訓練等。
跑步市場前景龐大,今年1月舉辦的渣打香港馬拉松2018,有接近7.4萬名本地及海外跑手參與。內地方面,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中國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曾經表示,2017年內地各種路跑賽事將近千場,參與人次達到1000萬,預計到2020年,內地馬拉松賽事將達到2000場,年均參與人次更有可能突破2000萬。Pureform Technology今年首先會主打香港市場,公司擬與網紅或知名跑手合作推廣產品,再下一步是進軍內地。
■若跑手有意試用腳帶,可到起動科技網站登記:www.pureform.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