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漫話﹕的士擬設扣分制 扣滿15分停牌
【明報專訊】◆資料A
資料來源:〈尊子漫畫〉,《明報》,2018.05.18
◆資料B
政府擬引入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度(俗稱扣分制),就18項違規行為扣分,如兜路、拒載、濫收車資、干擾咪表等會被扣10分,司機兩年內被扣滿15分會停牌3個月,再被扣滿15分將停牌6個月,當局預計2019年向立法會提交立法建議。
運輸署長陳美寶任主席的「的士服務質素委員會」正研究引入其他扣分項目,如講粗口等。立法會議員譚文豪認為,部分扣分項目太嚴苛,例如供找贖用的輔幣不足扣5分屬過重。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需要在的士內加裝閉路電視以配合扣分制,否則難以舉證,他建議政府要求的士安裝只攝錄到司機的閉路電視。
香港的士業議會主席熊永達表示,歡迎政府推出扣分制打擊「黑的」,但現行法例下部分罪行從未執法,罪行過時,例如輔幣不足等,政府應檢討相關罪行的定義,釐清不清晰之處。香港的士商會主席黃保強認為,引入扣分制對的士司機不公平,例如的士在的士站以外停車要扣5分,但現時不少地方都沒有的士站,司機難免要「遊蕩」。
資料來源:〈的士擬設扣分制 滿15分停牌 找贖輔幣不足扣5分司機議員憂太嚴〉,《明報》,2018.05.18
◆漫畫信息解讀
作答結構: 1.主題句 2. 說畫 3. 解畫
主題句:扣分制度引起司機不滿
說畫:漫畫中一眾的士司機在討論扣分制。其中一名司機說贊成扣分制度,但他所說的例子是找不夠地方起樓、估錯財政盈餘等。這些內容和的士扣分制無關,卻與政府運作有關
解畫:有的士司機不支持扣分制,更認為政府其身不正,扣分制度應率先於政府推行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1. 指出和說明的士扣分制度對的士行業的影響。
提升行業質素:由於扣分制度針對違規或不受乘客歡迎的行為,扣分制度亦直接影響的士司機生計,因此的士司機會盡量減少不良行為免扣分。扣分制可望提升的士行業服務質素,有利行業發展
行業規模縮小:據現時提出的扣分制度建議,部分扣分項目被指太嚴苛及過時,例如輔幣不足扣5分及的士站以外停車要扣5分等。部分司機或感生意難做而退出行業,的士行業規模可能縮小
2. 政府執行的士扣分制度可能遇上什麼困難?
蒐證:司機一旦違規須扣分,但要蒐集證據、證明司機違規並不容易,有立法會議員提出於的士內加裝閉路電視以配合扣分制,否則難以舉證。不過,加裝閉路電視亦可能引來侵犯私隱爭議,因此執行扣分制時,可能難以蒐集司機違規證據
監察:香港現時至少有1.8萬輛的士,而且的士司機行早晚更制,全職及兼職的士司機人數眾多。政府如要執行扣分制,需要大量人手監察或「放蛇」,如人手不足,扣分制執行或有困難
細節爭議:現時建議的扣分制中,部分扣分項目已具爭議,如輔幣不足及的士站以外停車等。此外,部分扣分項目難以定義,如司機繞遠路可能只為避開前方道路擠塞,不一定貪圖更多車資。因此執行扣分制時,如不釐清扣分項目的定義和細節,隨時令的士司機和乘客對立,令執行扣分制變得更難
■聯繫時事議題
消委會倡議開放網約車平台
2017年11月消委會發表研究報告,建議政府循序漸進開放網約車市場,以1500個名額為起點,發牌規管網約車。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選搭的士佔本港整體交通出行人次7.4%,但在2016年運輸署交通投訴組接獲的2.2萬宗投訴中卻佔總體的46%。該會認為香港需與時並進,消費者應有選擇,而且在認為「的士真是做得不好」的前提下,提出引入網約車平台。
消委會建議政府可發出3至11個網約車平台牌照,持牌公司須在乘客預約時提供預算費用、附加費及路線等資料,需提供渠道讓乘客提供意見及為司機評分。車輛牌照方面,現時運輸署可發出1500個私家出租汽車許可證,但運輸署數據顯示至2017年10月底配額只用了656個。消委會建議容許網約車申請許可證,有效期為7年,並規定網約車車齡須少於7年,收費可自由定價。至於司機牌照,消委會建議司機最少有3年駕駛經驗,要通過背景審查,有合資格語文水平。
黃鳳嫺指出,現有的士司機亦可參與網約車平台,透過優質服務爭取更多生意,並不影響業界生計。她認為這是多贏方案,除可引入競爭,還令的士業界轉型、更了解乘客需求,消費者則毋須擔心濫收車資,亦可讓香港追上外國發展。她否認有關建議傾斜消費者,強調消委會除考慮消費者權益外,亦考慮政府政策執行的難度及平衡業界利益,倡議循序漸進開放網約車。
Uber香港區總經理佘雋知支持消委會建議,又指該公司已對司機作背景審查,亦有車齡限制、評分制度等,若政府採納消委會建議,有信心可符合有關要求。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說,消委會的建議可引入更多競爭和增加選擇,又認為規管制度應注重保障乘客和司機私隱、資訊保安、事故和投訴處理等。的士車行車主協會主席吳坤成表示,同意網約車服務能方便乘客,但不認同為引入國際網約車平台而於本港修例,認為此舉對的士業界不公平。他認為政府應首先提升現有的士的服務質素,而非開拓其他載客車種。
資料來源:綜合《明報》報道
■相關單元
單元二:今日香港(主題1:生活素質)
?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生活素質的優次有什麼不同看法?
?哪些生活素質最重要?哪些最急切?什麼人可作相關決定?為什麼?
?不同人士或機構能為維持或改善生活素質作什麼貢獻?有什麼障礙?在障礙尚在的情况下,哪些群體最受影響?
■相關概念
扣分制度
的士業
生活素質
投訴
阻嚇作用
文:保良局姚連生中學通識科教師 劉俊偉
[通通識 第5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