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華語生學中文 學校空有資助不懂用
【明報專訊】教育局為非華語學生推行的「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學習架構)」已實行逾3年,有團體批學習架構欠清晰目標及評估標準等,令相關教師無所適從,成效亦不明顯。有中學中文科教師指教育局即使為學校提供額外資源,但未能有效提高非華語學生的中文水平。教育局回覆強調學習架構只實施3年多,「措施需時扎根方見成效」。
教局﹕措施需時扎根
在資助中文中學任教的中文科教師鄺文碩表示,其學校約有40多個少數族裔學生,部分學生以抽離班房方式教學。他指現時的學習架構欠清晰目標及缺有系統官方教材,變相教師需要自行摸索教學及評估方法。他指教師沒有教授少數族裔學生的經驗,面對缺乏參考教材的困難,往往要花大量時間收集及參考坊間教材。
教師盼有官方教材
現時收錄10名或以上少數族裔學生的學校,一年可獲教育局額外撥款80萬至150萬元不等,如鄺文碩的學校1年可獲近100萬撥款。他指最大的問題非欠缺資源,而是「學校不知道怎樣用」。他指學校主要將撥款用於聘請合約教師及翻譯等,但因教師屬合約制,難累積相關經驗,又指撥款只限用於中文科,期望局方可放寬撥款至其他科目,以及提供官方教材,讓教師有例可循。
中六畢業、香港出生的巴基斯坦裔學生Huma表示,選擇了一間有較多非華語學生的中學,入學後始發現學校安排少數族裔學生讀4年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GCSE)的中文課程,中文底子不錯的她描述教學內容「如BB班般,教顏色及天氣等」,即使想讀程度較高的普通教育文憑考試(GCE),亦要待中五始可以讀,令她感到無奈,已應考GCE中文的她只獲合格分數(D級)。
香港融樂會蒐集及整合130項於2006年至2016年發表有關非華語學生中文學習或教學的書籍及學術文章等,總幹事張鳳美指出,現時的學習架構未能回應少數族裔學生的學習需要,期望局方設立明確的學習進度目標,讓學生逐漸過渡至主流課程。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批教育局曾表示每3年檢討學習架構,至今未見相關檢討報告。
教育局回覆指2017至18學年,約有1.9名非華語學生就讀官津及直資中、小學校,現時正分析學習架構的數據,指會就所得意見改良學習架構及配套資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