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名在安省倫敦行醫的華裔醫生﹐曾在4、5年時間裏﹐多次給他2個家庭成員處方鴉片類藥物包括芬太奴(fentanyl)。當此事被藥房揭發後﹐直指醫生不能為家人處方藥物﹐而須由他們的家庭醫生負責。涉事姓陳的醫生於是向其一名下屬施壓﹐要求她代為處方﹐結果被安省內外科醫生會(CPSO)發現。
該名醫生現承認一項行事不名譽、不專業的指控﹐受到停牌5個月等一系列處罰。
根據醫生會公布的雙方認可「事實聲明」﹐該醫生在倫敦健康科學中心的臨牀神經科學部門任職。他曾為2個居住在海外的兩名家庭成員開藥。
他給其中一名成員處方的是芬太奴﹐持續時間從2011年至2015年11月底﹔給另外一個成員開的是氫嗎啡酮﹐持續時間比較短﹐從2013年1月開始﹐到當年12月結束。
陳氏給這2名居於海外的家庭成員開藥時﹐總是將她們的護照號碼﹐用做她們的身分證明﹐而把他本人的住址寫成她們的地址。
他給第一名家庭成員開的芬太奴不但歷時長﹐且次數多﹐總共17次開出28張(有時候一次開出2張處方)藥方。每次他都是親自前往藥房去配藥。
事情最終引起藥房的懷疑。2015年1月15 日﹐藥房給病人致電﹐結果接電話的是陳醫生本人。他對藥房職員說﹐藥方是他為家庭成員開的。藥劑師告訴他﹐由於他是給家庭成員開方﹐藥房不會給他配藥。此外﹐藥房業主也提醒他﹐要他讓病人的家庭醫生給病人開藥方。
3天後﹐也就是1月18日﹐陳要求他診所中的一名下屬醫生﹐給他的家庭成員開芬太奴。他對這位醫生說﹐他給自己的家人開方已經數年。但這次藥房不接受他的處方了。
這位女醫生並沒有診斷過陳的家人。但她覺得不便拒絕自己的頂頭上司﹐因此答應陳的要求。當天陳將女醫生開的藥方送去藥房﹐但藥劑師還是沒有給他配藥。
到1月22日﹐藥房給女醫生打電話﹐了解處方是否出自她的手筆。她承認﹐藥方是她寫的﹐但她並沒有見過病人。
其後﹐安省內外科醫生會得悉事件﹐調查員發現﹐陳在數方面提供的信息﹐互相矛盾﹐並不準確﹐包括在他家人所住國家中為她看病的醫生﹔他給家人開芬太奴的時間長度﹔他在那些藥房配過芬太奴﹔他如何為第一名家庭成員看病等。
罰自費修處方及職業道德課
醫生會的政策是﹐醫生給自己及其家人看病﹐是不妥當、存在利益衝突的。
陳面臨的處罰是﹕他需接受醫生會的批評及譴責﹔暫停醫生牌照5個月﹔醫生會限制他對某些藥物的處方權利﹐並且需要將開出的處方記錄在案。他還需要自費完成怎麼開處方及職業道德等2項課程。
另外﹐他需要支付6,000元作醫生會的調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