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海養三文魚 首創深海漁場
可同時養30萬條
【明報專訊】中國建造的世界最大全潛式大型網箱「深藍1號」在青島下水,將啟運至黃海深處,用於深遠海漁業養殖,開創全球溫暖海域大規模養殖三文魚的先河。呈圓柱狀的「深藍1號」一次可同時養30萬條三文魚,一個「深海漁場」年產量可達1500噸,被稱為「三文魚養殖神器」,國產深遠海三文魚將「游」上百姓餐桌。
青島下水 運至黃海深處
齊魯網報道,「深藍1號」是由山東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出資委託,由中國海洋大學與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聯合設計,周長180米,高38米,重約1400噸,養殖水體5萬多立方,設計年養魚產量1500噸,可同時養殖三文魚30萬條。
該網箱可在高溫的夏季沉到黃海冷水團中養魚,因此將實現中國在開放海域規模化養殖三文魚的突破,開創溫暖海域養三文魚的先河。
「深藍1號」網箱的設計,採用中國海洋大學發明的浮箱捕撈、網箱附着生物清除、魚鰾補氣等最新專利技術,用波浪能發電半潛平台提供能源。
該網箱的設計可防鯊、防風浪,徹底解決三文魚規模化、安全生產問題。
該網箱將放在山東省日照市以東130海里的黃海冷水團海域養殖三文魚。黃海冷水團存在於夏季的黃海中部洼地,面積13萬平方公里,體積5000億立方米,水質優良,是世界罕見的淺水層冷水團,可以支撐千億元產值的黃海冷水團現代海洋牧場產業集群。
年養產量1500噸
在國家和山東省相關部門支持下,自2015年5月起,中國海洋大學專家與日照市萬澤豐漁業公司合作,開始在黃海冷水團海域作冷水性三文魚養殖試驗。該團隊創建了低溫循環水養殖設施、養殖工船、越層式和可升降式養殖網箱等設施、裝備。2017年已完成利用黃海冷水團養殖三文魚的技術驗證。
業內人士指出,冷水團開發是養殖人多年來的夢想,由於缺乏合適的裝備一直未能實現。「深藍1號」的啟用,將養殖線向外推進了130海里,打破傳統養殖業「望洋興嘆」的局面。目前黃海冷水團現代海洋牧場還將研創風能驅動的塔架式可升降養魚網箱系統—「深藍2號」和光能驅動的復合式網箱結構—「深藍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