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通識教育科自2009年成為高中必修科後爭議不斷,課程發展議會去年討論後,認同現行評分等級安排;教育局於去年11月成立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負責審視中小學課程和提出方向建議,當中亦包括提出對通識未來發展的意見。有課程發展議會成員對專責小組要討論通識「下場」感到不解,「(課程發展議會)都否決了(改動),還要翻兜(再談)?」
楊潤雄:小組考慮各科平衡
教育局長楊潤雄昨在港台節目《自由風自由PHONE》重申,小組會檢視整個課程,個別科目需否改善由小組決定,「沒有限制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楊其後在商台節目《人民大道中》稱,小組會考慮各科平衡,檢視現時考試是否太重視某些科目,「最近有些人都說,現時學生的理科知識好像較以前薄弱」。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去年就通識科改為「及格或不及格」兩級評分,提出無約束力動議並獲通過。課程發展議會下的通識教育委員會,以及課程發展議會—考評局通識教育委員會就此討論4次,結論是普遍認同現行評分等級安排。教育局曾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指出,通識科評級與大學收生要求與國際對本港課程認證緊扣,任何評級模式及評分準則變動,「均須作慎重及全面的考量」。當局又提到,會把這些意見交由專責小組討論。
教育局2015年完成通識科改動,如精簡校本評核(SBA)、修訂課程內容和增加網上教材等,當局曾指上述措施能紓緩學習工作量。教育局「中期檢討學校問卷調查14/15」顯示,逾九成學校同意學生在完成中學教育後能達至通識科宗旨,即多角度思考、尊重他人、建立正面價值觀。
有課程發展議會成員認為,現時通識科內容較9年前剛推行時理順得多,對專責小組再檢視感不解,「課程發展議會討論完後,否決取消通識考卷評分等級,為何傾完要再傾?」他質疑政府是否有其他考慮。
委會主席:疑有強力人士干預
課程發展議會—考評局通識教育委員會主席許承恩指出,通識是教改中重要元素,當年諮詢多年才推出,「不可能因一兩種意見而那麼容易就改」。他認為,指通識會大變的報道,與政府所說「未有定案」相距甚遠,他懷疑是否有「強力人士」干預。
「教育2.1」成員、教育大學校長特別顧問戴希立昨在港台《千禧年代》指高中有4個必修科,令修3個選修科學生感吃力,於是僅選修兩科,其後在大學需花時間追進度,但他不贊成取消通識科或不評核。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關展祺則指出,有不少通識科教師擔憂「是否真的教得那麼差?」他認為,通識科令學生無暇修其他科的說法「推斷得太簡單」。
黃均瑜:新高中學生自我張揚
教聯會會長黃均瑜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說:「我那個年代,無讀過通識那些,是『鵪鶉』些、較害怕,現在學生自我張揚,挑戰權威……新高中培養出來的學生,是有這特點的。」他認為專責小組檢討通識科合理。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