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系統助汽車立體定位
【明報專訊】全球不少城市都有多層高架道路網絡,令交通更四通八達。不過,當駕駛人士使用汽車導航系統進入多層高架道路網時,往往由於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的誤差太大,未能準確判斷樓層位置,而得到錯誤行車路線提示。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開發GPS輔助方程式,利用汽車行駛時傾斜的角度,計算其在多層高架道路網絡上的樓層,可助導航系統即時調整行車路線。
明報記者 林穎茵
不少汽車導航系統均利用GPS定位,不過由於GPS有10至30米誤差,而一般高架橋約高9米,因此未能有效識別汽車在多層高架道路網絡行駛時所在的樓層位置。而當高架道路與地面馬路平行時,誤差更大,更會得到錯誤行車路線提示。
對比汽車道路角度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講座教授葉嘉安與其團隊早於2007年,研發出以「道路與汽車角度相差方法」計算車輛所在的天橋樓層,並已獲得美國和國際專利合作條約專利。他們的技術主要是比對道路與汽車角度,若汽車傾斜角度和天橋引道傾斜角度相似,則表示汽車已上天橋。不過,由於當時需要在車內架設成本達5000美元(約4萬港元)的量角儀器,其體積亦相當大,難於普及使用。
10秒計算 近百分百準確
經過逾10年科技發展,目前大眾普遍使用的智能手機已內置可以量度傾斜度的陀螺儀,以藍牙連接價值約100港元的汽車診斷儀(On-board Diagnostic Device,OBD),配合電子地圖應用程式,比對汽車傾斜角度和電子地圖的天橋傾斜角度,便能辨識汽車所在的樓層(見圖)。
葉嘉安表示,天橋引道傾斜約3至5度,角度量度誤差僅約0.8度,整個計算過程於上落橋前30米開始,10秒內完成,準確度近100%。方程式需要與電子地圖開發商合作才能有效使用,目前正與相關公司商討合作,「開發商只需在地圖中加入橋高及上落橋的角度,配合計算方程就可做到樓層判斷,期望可以盡快推出市場」。另外,他亦表示,這個方程式亦有助於未來發展無人駕駛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