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新民黨2018年4月發表「青少年國民身分」研究報告,當中問及高中生認為「香港人」與「中國人」身分能否相容,結果有36.6%受訪者認為「一半半」,認為「完全不可能」和「非常可能」者各有約一成(見右圖)。負責是項調查的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總監呂大樂表示,學生的身分認同呈三極化,與近年社會分化有關。
四成反對國教 不足兩成支持
新民黨與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合作,於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15日做問卷調查,有11家中學共1279名中四至中五學生參與,逾95%受訪者為2000年或以後出生。
在與內地對接程度方面,有95%受訪者曾到內地,85%懂閱讀簡體字,69%有使用或擁有微信帳戶,46%每月多次或每天使用內地網站等。在軍事外交方面,分別有9.9%和17.6%受訪者有興趣參軍和在外交部工作,另有57.9%受訪者認為中國可能成為世界強國。另外,願意到內地實習的受訪者有32.1%,願到內地工作有26.4%,願到內地定居則有22.5%。研究亦發現,分別有逾四成受訪者認為不應推行國民教育和讓初中中史成為必修科,認為應該的均不足兩成。
認識國家仍批評 學者:社會應與青年對話
呂大樂表示調查結果有啟發性,因有說法認為年輕人因對國家認知少,故對內地有抗拒情緒,但研究結果並不如此。他說社會應與青年對話,了解他們為何在對國家有認識下仍批評國家。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則表示,對調查結果「有驚喜」,想不到學生與內地對接相當密切。
對於有三成受訪者認為「香港人」和「中國人」身分不能相容,葉劉淑儀說香港過去百多年形成很強的港式文化,但相信將來年輕人透過工作、交友、結婚等接觸內地,態度會慢慢改善,不用太過擔心。至於大部分學生不願到內地發展,她認為此年紀的學生不想隨便離家屬正常。她又稱學生功課繁重,故不樂意加學科,而國民教育不能硬銷,建議透過旅遊、實習等方式軟銷國家成就和國土壯麗。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港生內地交流計劃
特首林鄭月娥2017年10月公布的《施政報告》,提及教育局會採取多元化策略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推動學生認識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其中包括豐富師生內地交流及學習活動。
報告又指出,因應國家發展策略,局方會改善內地交流計劃,讓更多師生實地考察「一帶一路」沿線省市、大灣區發展等,了解國家最新發展。
.近年獲資助參加內地交流計劃學生人數及開支(見表)
◆青少年國民身分研究(圖)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分析教育局資助學生參與內地交流計劃的趨勢。
參考答案
資助人數上升
.獲資助參加交流的學生由2012/13年度的2.61萬人,升至2017/18年度預算的10.58萬,升幅達3倍,為近年最高數字
政府開支增加
.開支由2012/13年度的5100萬元,增至2017/18年度預算的約1.2億元,升幅約1倍
主要資助中小學生
.以2017/18年度預算的資助人數約10.58萬計算,中學生及小學生所佔比率分別為約57%及約40%
.獲資助的中小學生人數在5個年度(2012/13至2016/17年度)均呈升勢,其中中學生由1.28萬升至3.64萬,小學生則由7400升至2.15萬;相反,獲資助的專上學生由5900持續下降至3500
◆延伸回應題
2.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指出影響香港青少年國民身分認同的3個因素。
解題
.宜先簡單說明香港青少年國民身分認同狀G,可引用資料提及的研究報告,指出受訪的高中生對「香港人」與「中國人」身分是否相容的取態呈三極化
.題目針對「青少年」,不宜籠統分析所有影響國民身分認同的因素
參考論點
.媒體資訊:香港資訊科技發達,大眾傳媒及社交媒體成為本港青少年接收社會資訊的主要途徑,故媒體上關於中國國情的描述及立場等,對年輕人如何看待國家具有重要影響力。如資料提及,有學者認為學生對「中國人」身分的認同呈三極化是受近年社會分化影響,媒體正是傳播這些立場和意見的重要來源
.學校教育:學校是香港青少年接受社教化的地方,影響他們的價值觀,若學校?重教授中國國情和文化,鼓勵學生參與資料中提及的內地交流計劃,可培養國家觀念,或增強對國民身分的認同;反之,如學校缺乏有關教育,學生只能自發從其他途徑了解國家,部分人或因而欠缺對國家的認識和關心,影響國民身分認同
.朋輩影響:青少年與朋輩互動緊密,影響他們建立身分。如果朋輩傾向正面看待中國,青少年或在交流中培養對國家的好感;如果朋輩傾向支持本土思潮,或增加青少年受本土主義影響,對國民身分產生負面看法。青少年甚至在從眾壓力下選擇與朋輩一致的立場,爭取認同
.政府政策:政府曾提出把國民教育列為必修科,但被指諮詢不足,有青少年對國民教育抱懷疑及抗拒態度,認為政府是設立「洗腦科」;規定初中中史獨立成科亦被指推行過急,部分青少年對此難以理解,認為是國教科翻版,反對聲音不少,連帶影響其國民身分認同
顧問教師:鄧婉君老師
[通通識 第5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