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行是次忽然「降準」,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從時間點而言,人行今年1月25日人行才剛剛降準,釋放約3800億元(人民幣,下同)流動性,3個月後再「放水」4000億元,間隔之短是過去兩年沒有出現過;屬情理之中,則是因為貿易摩擦前景不明朗,此舉可以為經濟增長提供資金,及早預防。 出口重要降低 敢於硬碰 某程度上,中國之所以敢與美國在貿易問題上硬碰硬,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逐漸改變為依靠消費及投資推動經濟,取代昔日出口的重要。然而從人行日前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首季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比去年同期明顯收縮了1.33萬億元,狹義貨幣(M1)增速連續兩月低於廣義貨幣(M2)增速,兩者均屬預示內需轉弱信號,投資與消費的意欲有下降[象,尤其是回顧過去中國兩次M1增速低於M2,分別是2008年初和2011年初,一個是金融海嘯之時,另一個是美國QE2之後,都是中國經濟走弱之時。 再考慮到今年中央財政赤字率減少,加強處理國企及地方政府債務以防風險,加上繼續金融去槓桿,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都一定程度受到制約,從而遏抑對GDP的貢獻。有不願具名的中資行分析員就認為,雖然中央一直表態無懼貿易戰,但一旦內需不穩就會令經濟增長暴露風險,因此適當地「放水」,讓市場「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對之後應對不知如何出牌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無疑是一種「備戰」手段。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