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舉辦「囚」更生人士圖文展,展出更生人士照片及述說各人故事,希望大眾包容曾犯錯的人。有進出監獄近20次的更生人士一度尋死,卻因吸毒致無力自殺,終決心戒毒並成為戒毒村舍監;也有更生人士受到社工啟發,戒毒後修讀課程成為社工,以自身經歷幫助青年。
社協辦更生人士圖文展
65歲的鄭學寕小學時名列前茅,升上中學卻誤交損友,更加入黑社會。他因販毒、藏毒和盜竊等曾進出監獄近20次。他2001年因到政府藥房騙取大量藥物轉售被捕,等候上庭期間無所事事,每天吸毒。翌年其腿部因打針吸毒而受細菌感染,全身動彈不得。
他憶述,當時覺得自己如同廢物,萌生尋死念頭,但連走到陽台跳樓的力氣也沒有,只可臥在牀上,望着天花板等死。之後他昏迷送院,腿部因受感染差一點要截肢。他在住院期間開始反思己過,逐步遠離毒品,之後下定決心戒毒。他現時在戒毒村擔任舍監,又在教會當義工,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
藏毒犯成社工 嘆獄中欠進修機會
偉倫於2009年因藏毒被判入荔枝角收押所,反而學會更多犯罪及毒品資訊;兩年後他再次被捕,因警方證據不足獲撤銷控罪。隨後他開始反思,問自己「究竟可以『好彩』幾多次」,下定戒毒決心。受社工啟發,他及後修讀社會工作高級文憑,現於青少年中心任職社工。
偉倫工作期間經常接觸曾犯罪的青少年,不少人因缺乏技能,出獄後靠再次犯法維持生計。他說,「坐監得個『坐』字,沒有進修的機會」,希望囚犯監禁時除了受罰,可學習更多生活技能,而非學習製路牌和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