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昨日是清明節,不少孝子賢孫紛紛掃墓慎終追遠。不過,即將興建公營房屋、位於堅尼地城的摩星嶺前平房區,近年發現有近20塊舊碑石散落山坡。有民間團體翻查歷史文獻及舊地圖,發現該處是昔日堅尼地城鼠疫墳場範圍,1894年起安葬本港鼠疫死者,懷疑碑石正是鼠疫墳場遺物,若屬實則是本港碩果僅存與鼠疫歷史相關的遺蹟,期望政府能夠妥善安置碑石。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正就這些碑石的價值尋求專業意見。有歷史學者認為,碑石有可能來自鼠疫墳場,認同有歷史價值,但保育存在技術困難。
明報記者 黃俊鋒
有碑石被鋪砌樓梯擋土牆
房屋署最快年底開始在堅尼地城域多利道及加惠民道摩星嶺前平房區一帶,分兩期興建公營房屋(見另稿)。民間團體「香港探古」創辦人、建築師黃洪銓表示,近年在摩星嶺前平房區,以及興建行人天橋的域多利道與西寧街交界斜坡用地,發現多塊舊碑石散落四周,當中部分碑石被鋪砌成樓梯或嵌在擋土牆,也有殘破的碑石被扔在地上。
刻人名籍貫 有「光緒廿四」
黃洪銓表示,即使時隔多年,部分碑石仍見刻有人名、籍貫等,每幅石碑尺寸相近;有殘破碑石刻上「光緒廿四」(1898年),疑是死者逝去年份。1894年至1920年代,鼠疫造成本港逾2萬人死亡。
1894年計劃堅尼地城建墳1948年搬遷
黃洪銓到港大及歷史檔案處翻查1894年政府文件、1897年憲報及對照舊地圖,發現政府1894年計劃在堅尼地城西約300碼興建墳場,安葬當年受鼠疫感染的死者,墳場範圍涵蓋摩星嶺前平房區;雖然政府於1948年因人口增加,搬遷堅尼地城鼠疫墳場,改建為平房區,但墳場搬遷時間倉卒,不排除有部分碑石遺留在原址至今。他說,若這些碑石證實是來自百年前的鼠疫墳場,則極具歷史價值,是本港碩果僅存與鼠疫歷史相關的遺蹟,也是本港歷史重要一環。
民間團體促妥善安置 倡設紀念公園
黃洪銓表示,土拓署2016年展開勘探工程時,部分石碑疑受工程影響而消失。他已去信土拓署及古蹟辦跟進石碑情G,土拓署、房屋署及古蹟辦上月中邀請他開會,他引述土拓署稱,已委聘獨立專家檢視這些碑石的歷史價值,並會要求承建商展開第一期工程時不要破壞碑石,但暫未交代何時有評估結果。他續稱,支持政府在該處興建公屋,期望政府能夠妥善安置碑石,如考慮重置碑石作紀念公園,以記錄鼠疫在港肆虐的一段歷史。
土拓署回覆稱,正就堅尼地城公營房屋發展範圍內所發現數塊碑石的價值尋求專業意見,政府會參考專業意見,並妥善處理。古蹟辦稱,由於墳場、碑石等不屬建築物,古諮會不會作評級,亦未有研究碑石的具體計劃,但樂意向政府部門提供文物保育意見。
嶺大歷史系教授、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劉智鵬表示,按歷史文獻,該處石碑確有可能來自昔日鼠疫墳場。他說,昔日堅尼地城以西屬僻遠地區,當年政府用作集體遷葬鼠疫死者,但墳場無人管理,不排除有碑石遺留至今,若證實是鼠疫墳場遺物肯定有歷史價值。但他說,這些碑石墓主多沒後人或無從尋找後人,墳場未必有完善紀錄,若原區安置保育,日後料引起居民不安,政府需研究如何安置。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