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和人大每年的首場發布會,通常分別在3月2日和4日,即開幕大會前一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召開。不過近兩年,這兩場記者會的火爆程度都不輸總理記者會,但又沒有總理的金色大廳寬敞,導致十分擁擠。
記者被「分組」有腳架無攝錄機
擁擠到什麼程度呢?本報記者在3月2日的記者會提前1小時到場霸位,只能站到角落,昨日汲取教訓提前3小時到場,記者身後的隊伍從人民大會堂東南角幾乎排到前門大街,最後總算佔到比較有利的拍攝位。過往只要一「開閘」,拎着腳架、拍攝器材、腳櫈的記者就會不顧一切向前衝,雖甚少發生意外,但為了維持秩序,大會堂安保人員今年想出新招:將記者分成幾組,每組由1名安保人員走在最前面控制速度,其他人要排隊跟在後面,這樣既保持了排隊的順序不會打亂,也不會有誰被咪線絆倒或被攝像機撞到,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不過,由於記者實在太多,排在後面的根本進不了場。有行家抱怨,自己先拎腳架進了場,但拿攝像機的同事在外面進不來,想請人幫手遞一遞,但中間隔了起碼50人,最後空有腳架卻無機拍攝,白白浪費一個機位。
「一帶一路」記者 體驗多過工作
此外,十九大上曾出現不少「一帶一路」國家的記者,這次兩會也是如此,他們統一有車接送,也和其他記者一起擠在發布廳中,不過他們除了偶然在場內場外留影,對於記者會內容既不拍攝,也不錄音,更不做筆記,感覺是「體驗」多於真正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