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解密﹕香港工時全球最長 勞工權益如何保障?

[2018.02.26] 發表
瑞銀集團2015年調查指出,香港是全球工時最長的城市,每周平均工時為50.11小時。統計處2016年調查報告則指出本港每周工時中位數為44.3小時。
有通宵保安員雖是「合約工時」的「受益者」,但對標準工時討論多年,最後只得到政府合約工時的建議感失望,希望政府擱置方案,重新研究標準工時立法。

【明報專訊】香港人「工時長」的習慣,似乎自牙牙學語時便開始培養,例如有幼稚園學生同時就讀上、下午班,中午忙着吃飯兼換校服趕往第二個校園;小學生慨嘆自己是「繁忙兒童」,每天放學後還有密密麻麻的課外活動;中學生涯則少不了補習、補課。畢業後投身社會工作,香港人繼續身不由己,不論平日或周末,隨時要加班。面對看似只有無間斷地付出勞力和精力的人生,又有什麼方法和出路,平衡犧牲掉的生活素質?

文:楊淑敏老師

圖:資料圖片

◆全球城市平均工時排名(見圖)

.延伸問題.

1. 根據以上最長工時和最短工時的城市地區分佈,你有什麼發現?為什麼會有以上的分別?

(提示:與經濟發展程度、勞工權益保障、 公民意識等有關)

2. 你認為香港在未來可能成為工時最短的城市之一嗎?

為什麼?試解釋你的答案。

◆香港人工作時數及聘用模式(見圖)

.延伸問題.

1. 以不同合約形式聘用,對僱員有什麼影響?

(提示:可從穩定性、福利保障、安全感等考慮)

2. 右表的不同行業有什麼工作崗位?這些行業的平均工時中位數及第75個百分位數若偏高,對僱員有什麼影響?

(提示:可從健康、社交及人際關係、壓力等方面考慮)

◆近年各地處理工時及勞工權益方式

香港:合約工時保障低薪僱員

2013年4月政府成立標準工時委員會,研究是否立法規管各行各業的勞工工作時數、超出規管工時如何補償僱員等。2017年1月,委員會提交報告,只向政府建議以立法方式規定僱主須與工資較低的基層僱員訂立書面合約,列明工時及超時工作補償。2017年6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合約工時」,但只適用於月薪低於1.1萬元的僱員,僱主須在僱傭合約上訂明工作時數及超時工作補償安排。

日本:「頂級星期五」鼓勵提早放工

近年曾出現勞工因工作過勞致死事件,包括日本放送協會(NHK)31歲記者佐戶未和2013年於心臟衰竭死亡前一個月,超時工作達159小時。從厚生勞動省於2016年底公布的《預防過勞死等對策白皮書》可發現,1700多間企業的回應中,約12%公司表示有員工每月超時工作逾100小時。

日本國民慣以長工時表達自己對工作的熱誠及對公司的忠誠,企業的管理模式也助長加班文化。有見及此,日本政府2017年2月起把每月最後一個周五定為「Premium Friday(頂級星期五)」,鼓勵企業當日讓員工提早下班輕鬆一下,並希望藉此刺激國內經濟。

德國:工會爭得工時下調

2018年2月,擁有300多萬勞工會員的「金屬產業工會」,成功爭取自4月起加薪4.3%,員工並可提出最多兩年縮減工時的申請,獲批者將由每周固定工作35小時,下調至28小時。有德國工會代表表示,減少工時令員工及資方雙贏,公司能吸引更多人才入行,包括更重視生活而非薪金的年輕一代,而推行彈性上班時間等家庭友善措施,幫助員工兼顧工作和家庭崗位,可令已婚及有孩子的員工安心工作。

法國:下班後可拒收公事電郵

2017年1月1日起,僱用超過50名員工的公司須明確界定僱員於下班後,可拒絕收發工作相關電郵的「離線權」,以減少工作對私人生活的影響,以免員工變相無償加班。有專家認為,公司制定「離線條款」時必須顧及保障員工健康與工作彈性之間的平衡,特別是科技發展令愈來愈多員工可遙距工作或跟其他時區的同事合作,新法例有助鼓勵勞資雙方討論雙方期望。

.延伸問題.

1. 以上不同地區處理工時的手法,會對當地勞工的生活素質,造成哪些方面的影響?

2. 以上其他地區對工時或勞工權益保障的處理,在多大程度上於香港可行?試闡述你的見解。

[通通識 第502期]

更多教育
透視自然﹕保護鯊魚 堵截魚翅貿易
【明報專訊】近年,在保育的呼聲下,世界各地政府及環保組織都竭力推廣「拒吃、拒買」魚翅,拯救因濫捕而面臨絕種威脅的鯊魚。不過,單靠拒絕消費並不... 詳情
概念解碼﹕疫苗戰爭(vaccine controversy)
【明報專訊】疫苗為現時預防感染疫症的重要手段之一,透過接種疫苗可使身體產生抗體對付細菌與病毒等致病原,然而接種疫苗可能產生副作用。「疫苗戰爭... 詳情
焦點新聞﹕一周焦點通識新聞
【明報專訊】■2月12日(港) 法官主持委員會 檢視巴士營運監管 2月10日大埔公路發生19死九巴車禍,涉事司機被控「危險駕駛... 詳情
森林中造藍染
【明報專訊】從市區坐港鐵到東涌,再轉乘大嶼山巴士,30分鐘後終於抵達石壁,之後尚待專車送往目的地。長途跋涉,走進森林,原來是為了學染布! ... 詳情
STEM X 衣食住行:不均勻的美
【明報專訊】為什麼衣物有不同顏色?其中一個方法是透過染布上色。藍染以提煉植物色素去染色,這種工藝歷史悠久,在印度、日本、台灣、東南亞等地都有...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