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昨在本報副刊專欄「吾生有杏」表示,上周到病房臨牀教學,發現每個角落都放滿臨時病牀,走廊消毒洗手盆被病牀攔着,要洗手須走到病房中央文書工作間,增加防疫及感染控制難度;臨時病牀之間僅一塊小活動屏風分隔,沒有私隱。他說病房像街市又像戰場「慘不忍睹」,與他1980年代在伊利沙伯醫院工作時「戰况」不遑多讓。
急症科專科醫生鍾浩然表示,新年伊始到醫院「不吉利」,以往農曆年三十晚及年初一較少人到院求診,他工作的醫院在這些日子,候診時間一般約一兩小時,但剛過去的年三十(15日)急症求診人數較往年多,當中很多屬非緊急,當晚11時許輪候時間仍超過3小時或以上,估計因農曆年不少私家醫生暫停營業,加上流感季節,致病人湧向公院。
急症醫生﹕增聘兼職文員未見成效
鍾說醫護人手緊絀,醫院天天都是戰場,而醫管局用5億元撥款增聘的兼職文員,暫時未見成效,目前主要由現職醫護人員加班「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