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icia Wong成長於單親家庭,母親辛苦拉拔兩女兒長大。她16歲以來,開始半工半讀,畢業後也習慣同時忙於兩份工作,直到她女兒出生。「她是個奇蹟,我為了她停工四年多,也因為她,決定進軍童裝產業!」
文、圖:陳泓銘
37歲的Patricia Wong,18歲第一次接觸到韓劇、韓樂,「當時我在西溫念高中,95%的班上同學都是亞洲移民,受他們影響,我迷上了韓劇《秘密花園》、《咖啡王子一號店》,也聽了韓國偶像寶兒的歌,而且瘋狂地愛上韓國料理。」
那時她還沒想到十多年後,會靠哈韓賺錢!
細數她的工作歷程,一開始和韓風扯不上關係。「第一份工作是擔任驗光助理,那時法規較寬鬆,我雖非醫科出身,但只要在診所工作了一定時數,就可獲得MOA(Medical Office Assistant)證書。」後來她又陸續擔任牙醫助理、物理治療助理等,也順利就讀卑詩大學心理學系。
大學畢業很茫然
她說:「我大學畢業後不知該做什麼,我母親總認為該去當醫生、會計師或工程師,但我沒興趣,乾脆去BCIT念室內設計,又在Blanche Macdonald時尚學院,拿到彩妝藝術證書。」
很有生意頭腦的她,在此時開設個人第一家公司—婚禮花藝公司,她說:「我找到在溫哥華專門從上海進口乾燥花的直營商,那時新人出手闊綽,包一場婚禮預算是3500元起跳,利潤可觀。」不過,她為了滿足母親期望,還是去念了CGA(註冊財務會計師)課程,並且進入兩家知名公司擔任會計,前後共六年。
她在溫哥華長大,能說流利英文及粵語,她深感中文是未來做生意的利器,因此放下溫哥華一切,在中國廣州的加拿大領事館工作兼進修兩年,但她的普通話仍停留在「識聽唔識講」階段。接著回到她父母的出生地——香港,學習服裝設計兩年。她一邊學習,也同時工作賺學費。「我父母在我六歲時離婚,我媽一人撫養兩個小孩長大。等我能夠自立賺錢,就再也沒跟家裏拿錢。」
六年前她回到溫哥華結婚生女,卻經歷痛苦的懷孕過程,幾乎生不下來。「我女兒的誕生是個奇蹟,她改變了我的生命。」她停掉了所有工作,專心陪伴女兒成長。去年初,她考慮到女兒將上幼兒園,才又計劃下一步。「我一直對時尚有興趣,如今又當了母親,決定進軍童裝界。」
到韓國洽談合作
半年前她自資兩萬元成立「Bubbles Made in Korea」童裝,強調都是她到韓國與設計師洽談、簽約,並在當地生產與品管。令人忍不住好奇韓製童裝在大溫的接受度?她說:「很多家長重視品質及設計感,當顧客實際摸到我的衣服,就會明白差異性,所以我的外國人顧客回客率很高。」
她日前參與The Modern Localist舉辦的holiday pop-up快閃店,花費250元在周末兩天租一個攤位。她說:「很多母親為照顧小孩,失去原有的社交生活,有時想外出逛街,但不想走太遠,最好就在家附近,社區快閃店便是最好的選擇。」目前她常在緬街、耶魯鎮、煤氣鎮等地開設快閃店,「我們不僅能交換媽媽經,她們還可實際看到、摸到我販賣的童裝。」
說起她的童裝時尚經,「我希望小朋友穿出色彩飽滿的時尚感,現在很多家長了解到,原來男生也可穿橘色或粉紅色,女孩子也能有更多可能性。」她自豪地說:「我已成功教育顧客,從只買黑色到五顏六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