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申訴專員公署早於2012年已批評康文署預訂轄下康體場地制度存在漏洞,變相容許炒賣情况。康文署其後推出多項措施打擊「炒場」活動,但「炒場黨」利用不同社交網站及應用程式訂場,「分租」及「炒場」情况依然存在。
申訴署曾斥制度漏洞
康文署指為打擊「炒場」活動,過去數年已為預訂康體場地推行多項改善措施,包括縮短可提早預訂的日期,以限制炒場人轉讓的時間;又取消草地足球場「執雞」的安排(即賣出時段後故意缺席,買場者按時到達,逾時10分鐘便能免費候補取場)。另外,署方又要求「康體通」用戶以香港身分證登記,以及修訂個人及團體違規的行政罰則等。
康文署又指,租用人在使用設施前,必須出示有效的用場許可證,並必須向駐場職員出示身分證明文件,以供核對及登記。如有租用人所提供的身分證明文件與訂場紀錄不同或有違規情况,會即時拒絕有關人士使用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