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水塱原昨舉行第12屆「塱原收成節」,以「極度瀕危」的黃胸(俗稱禾花雀)為主題,盼公眾停止捕捉及食用禾花雀。有人上月在社交網站稱在香港法國餐廳吃過禾花雀,該餐廳稱已不是吃禾花雀的季節,沒有再賣。 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觀鳥40年,他昨在「塱原收成節」指今年一隻禾花雀也沒看到。他說小時候曾因無知吃過禾花雀,那時是其父在燒臘店買給他吃,但現仍吃則有違自然道德。對於現在還有人為壯陽吃禾花雀稱,他說:「這個世界很多東西可以壯陽,壯陽來做什麼呢?」 觀鳥會:在港食沒犯法 上月有人在Instagram留言說曾在香港的餐廳食禾花雀,本報記者佯裝客人致電該法國菜餐廳,接電話男子指菜單上沒有禾花雀,只在10月及11月賣給熟客,現季節已過,沒再售賣。該男子說香港不能入口禾花雀,但可食用,而其餐廳所使用的並非在香港捕捉。據《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香港所有野生雀鳥皆受管制,出入口及捕捉禾花雀皆屬違法,惟觀鳥會發展中國項目及發展經理傅詠芹指出,在港食禾花雀並沒犯法。 香港觀鳥會及長春社今年首次設網捕捉禾花雀,並為其扣上腳環及記錄身長和體重,以追蹤其遷徙路徑,至今已為21隻禾花雀扣上腳環。觀鳥會主席劉偉民說,稻田減少令禾花雀遷徙時停留的補給點愈來愈少,加上內地大量捕捉禾花雀作野味食用,令其成為「極度瀕危」動物,憂若繼續捕捉,會令禾花雀成為「第二隻恐龍」,在大自然絕種。 塱原留稻不割餵雀 長春社保育經理許淑君稱,自2009年塱原開始種米後,為禾花雀提供了中途站,在塱原目測到的禾花雀數量輕微上升,由個位數升至雙位數。塱原稻田中,兩塊約800方米濕田種植水稻,收成期不會收割,把米留給禾花雀途經時食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