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央視力變得模糊、呈扭曲狀及出現黑點,均是瘜肉狀黃斑病變(PCV)的常見病徵。有眼科專科醫生指出,PCV是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的一種,確診比例由2003年的10%升至現時近半,患者視網膜下脈絡膜的血管增生成瘜肉狀,若瘜肉破裂可滲血,嚴重可致失明,建議出現病徵者應一個月內求醫。
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賴旭佑表示,患者的脈絡膜出現異常血管增生,形成瘜肉狀,猶如在眼球中埋藏荂u計時炸彈」。他指無法預計該「計時炸彈」何時爆破,若血管沒有破裂,患者的視力未必會受損。而增生的血管一旦大範圍爆破,影響到黃斑點中心,隨時僅剩一成視力;若血液滲進眼球玻璃體,患者只能看見黑影及光線,視力跌至1%,需切除玻璃體清淤血。
賴旭佑說,2003年曾有研究顯示本港PCV患者佔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的10%,隨蚗邠d精密程度提升,近年PCV患者佔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比例佔四至五成。他引述醫院管理局2010年的評估,香港每年約有3000宗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由於人口老化,至近年每年新症為4000至5000宗,按比例推算,每年約有1600至2500宗PCV新症。
吸煙「三高」者高危 40歲也可中招
賴表示,50至60歲、有吸煙習慣、「三高」等是PCV的高危群組,而40歲壯年人亦有病發風險。若出現PCV病徵,賴醫生建議最好一個月內求醫,作全面的檢查及治療。
治療PCV的方法主要是注射「眼底針」,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避免血管持續增生,若不見效,會再配合光動力療法凝固血管滲漏部位。藥廠資助的一項研究,在全球62個地點合共招募333名50歲或以上的PCV患者,分組作對照測試,結果單獨使用該廠「眼底針」,與結合「眼底針」及光動力療法的成效分別不大。
逾50歲每年檢查 多吃菠菜蘿蔔
中大及港大有份參與該研究,賴指進行光動力療法時要由靜脈注射光敏劑,若滲漏到皮膚,接觸陽光或會被灼傷,亦有約1%人對光敏劑敏感。
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臨H副教授王逸軒表示,50歲或以上的市民應每年做一次全面眼部檢查。賴則建議市民多食用含豐富葉黃素的新鮮蔬果,例如菠菜、蘿蔔,提升黃斑點的抗氧化能力,避免出現粒狀的沉積物,嚴重會導致壞血管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