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工人們坐在內部溫度高達1,000多攝氏度的焦炭火爐旁,一手持長條形鐵板,一手使用耐熱材料製成的特殊滴棒沾取熔化成液體的圍棋子原料,以「點丹」技術在平整的鐵板上滴製圍棋子。 (新華社)
放大
 

其他新聞
國務院批准上海 2035年常住人口2500萬
廈航3職員星洲互毆 公司嚴肅處理
零下18度冬泳
明年元旦起 禁止一袋一杯
北市體育總會辱罵李新短命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試燒5萬廢子 失傳百年製棋絕技終復原

【明報專訊】在雲南保山,人們把當地生產的圍棋子,叫作永子,即永昌(今雲南保山)所產的圍棋子。永子始於明代,曾是進獻皇室的上乘貢品。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徐霞客曾寫道:「棋子出雲南,以永昌者為上。」近年來,永子也曾多次成為世界級圍棋比賽的指定用棋,被奉為「圍棋聖品」。

儘管視覺上相差無幾,但就算是有五六年經驗的師傅,成品率也只有60%左右。「棋子尺寸的誤差需控制在0.5毫米以內。」保山永子第12代傳人李國偉表示,製棋工匠不借助任何模具,全憑手感把控棋子大小、厚薄、形狀。

李國偉說,永子圍棋以保山本地的南紅瑪瑙,以及黃龍玉、翡翠和琥珀等天然原料研磨成粉,根據保密配方配料,經焦炭窯熔煉後手工滴製而成。由於原料珍貴、工藝獨特、品質優良,永子產量極為有限,目前一副永子售價最高近兩萬元人民幣。

有三百餘年上貢史

今年40歲出頭的李國偉是雲南保山人。他的祖先李德章正是永子的發明者。

據李國偉介紹,李德章自幼喜好下圍棋,曾在朝廷掌管珠寶庫。任職期間,一場意外大火燒毀了珠寶庫,李德章在撲火過程中,發現熔化的珠寶玉器在冷卻凝固後,煥發出晶瑩透亮的色彩。

因為這次大火,李德章被貶回永昌。「回到永昌後,他在下圍棋時發現棋子都是用石頭或泥土製作的,非常粗糙。」由此他萌生了用當地盛產的寶玉石燒製圍棋子的想法。

經過反覆試驗,李德章在明代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終於將永子燒製成功,至今已有505年歷史。因為手感、色澤、品質上乘,在明清兩朝有長達三百餘年的上貢歷史。

然而,清咸豐年間,由於戰亂,永子的生產被迫停止,永子秘方也因此失傳。直到1988年,雲南省保山市開始組織李氏後人恢復永子工藝。李國偉說,因為自幼耳濡目染,2003年他開始學習永子製作的整個工藝流程,並在父輩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和提升。

這期間李國偉遇到許多困難,最核心的技術難點在於配料。「永子品質非常特殊,在棋盤上看着黑白分明,但對光照視,黑子宛如碧綠的翡翠,白子呈象牙色。」李國偉說,這種效果並非靠染色劑達成,而是需要非常精準的原料配比,通過多種礦物質組合,在高溫下才能形成。

「我們在配方試驗上有5萬多個失敗的樣品。」經過不斷探索、試驗,最終,失傳已久的永子圍棋製作技藝於2009年3月成功復原。如今,永子的製作技藝被列入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已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日相關新聞
試燒5萬廢子 失傳百年製棋絕技終復原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