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藝品搪瓷 隋唐時由歐洲傳入
搪瓷又稱琺瑯,指的是把玻璃或陶瓷質粉末熔結在基質(如金屬、玻璃或陶瓷)表面形成的製品,多為彩色具藝術美感的花樣。過去琺瑯和搪瓷被視為同義,內地官方在1956年製訂搪瓷製品標準,以鐵或鋁為胚體的生活用品是搪瓷,以金、銀或銅製作的裝飾品或文創作品,定義為藝術搪瓷。
清宮廷搪瓷 167道工序
搪瓷工藝起源於玻璃裝飾金屬,最早出現在古埃及,其次是希臘,隋唐時期傳入中國,主要用於宮廷藝術品製造;明朝時期,景泰藍的出現,讓中國古代搪瓷工藝再達高峰。搪瓷彩磁器的前身為景泰藍,正式起於清朝康熙年間,盛於雍正、乾隆年間,代表了中國陶瓷製作的最高水平。搪瓷彩磁器由天子親身授意、親身干預,從燒製到式微都只局限於宮庭當中,屬宮庭把持的工藝珍品。就連打壞的瓷片也不流於官方,稱得上是「百姓弗得一窺」的御用品。所幸的是,清末宮庭寺人偷出宮碗,售給當時的琉璃廠「子林山房」僕人劉子林珍藏,幾經周折,傳給劉子林的外孫李寧師長教師。該宮碗曾在今年的文博會上展出並惹起宏大驚動。
康熙至乾隆年間這類崇高高雅的藝術為宮庭所專有,顯耀一時。可是跟著清朝國力式微,已經的搪瓷彩宮庭工藝逐步失傳,以至出現了長達二百多年的空缺。完成一個宮庭搪瓷彩磁器要經歷167道工序,因製作工藝極端費工,自乾隆當前搪瓷彩磁器便已偃旗息鼓。後代固然屢有仿造,但與昔時工藝相去甚遠。
19世紀初,歐洲研製鑄鐵搪瓷,原屬宮廷貴族使用的工藝品開始朝生活日用品發展。
內地的現代搪瓷工業起源於上海。1949年之後,天津、廣州、瀋陽等地都有搪瓷廠,但上海在產品製造、人才凝聚等方面,具一定優勢和代表性。
其後,內地把私營搪瓷工業逐步合併為國營企業,生產鍋、碗、壺、杯、小家電,是家家戶戶婚喪喜慶及日常生活必備用品;內地開始執行計劃經濟政策後,國營企業關門,搪瓷家用品也逐漸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