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安居協會失平安鐘商標 輸官司不上訴 憂騙徒有機可乘
【明報專訊】自1996年提供平安鐘服務、現有逾8萬用戶的長者安居協會,2011年2月起擁有「平安鐘」註冊商標,5年前被提供同類服務的公司興訟向商標註冊處挑戰,知識產權署今年7月裁定長者安居協會敗訴。長者安居協會行政總裁梁淑儀表示對裁決失望,但考慮上訴費用龐大,決定不上訴,而協會的平安鐘已改名為「長者安居平安鐘」。梁擔心註冊商標遭撤銷後會有不法之徒藉此行騙。
現8公司機構提供平安鐘
知識產權署的裁決意味其他公司亦可用「平安鐘」之名提供相關服務。本報昨向提出撤銷「平安鐘」商標註冊的集寶香港有限公司查詢,至截稿前未獲回覆。本港現時共有8間公司或機構提供平安鐘服務。
梁淑儀接受訪問稱,裁決關鍵在於平安鐘有否「顯著獨特性」,知識產權署的判辭提及到協會成功申請「平安鐘」註冊商標前,坊間已有超過一個提供平安鐘的機構,且平安鐘泛指同類服務或機件,故認為「平安鐘」已被廣泛採用。
改名「長者安居平安鐘」
梁淑儀說,協會對裁決感失望,但由於上訴牽涉高昂訴訟費用,無奈放棄上訴,平安鐘已改名為「長者安居平安鐘」。她透露,2008年起協會累計收到逾1800宗有關平安鐘懷疑騙案及商標使用的投訴及查詢,如有人透過電話傳銷(cold call)向長者聲稱是平安鐘職員,上門後卻推銷身體檢查等服務,亦有人藉此騙取個人或銀行戶口資料。她擔心註冊商標被撤銷後,會有騙徒再藉機行騙。
該會已陸續通知非政府機構、長者中心、政府部門及區議員等,希望提高公眾警覺。梁重申該會職員會出示職員證,從不透過電話推銷服務。
有平安鐘被指電話錄音回應求救
獨居於牛頭角上h的86歲黎婆婆原安裝長者安居協會的平安鐘,今年2月,她在街頭遇到一名女子聲稱可免費安裝一間「不知名公司」的平安鐘,黎婆婆答應,後來才發現服務並非免費。黎婆婆其後某天洗澡時突然氣促,按了該平安鐘多次,一直只獲錄音回應,終要致電女兒報警。她說對此感無奈,事後要求該公司職員上門拆走平安鐘,並斥責「(遇事時)無人應我,我死了也無人知」,惟職員僅以「人手少」作回應。
明報記者 陳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