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父親:「你疼不疼爸爸?」
蝦仔:「當然疼啦。」
父親:「怎麼疼?」
蝦仔:「等我長大後,耕田、擔水、種多點米給你吃。」
這是1954年的香港電影《父與子》中的一段對話。電影由吳回執導、程剛編劇,在當年是很受歡迎的,現在我們在網上也可以看到。你猜一下父親的反應是如何?
可愛的蝦仔剛從大陸來到香港,與任職洋行小職員的爸爸重聚,媽媽已經不幸離世了,父親非常疼愛他。然而,當蝦仔直率地、自然地說了以上一句話後,父親臉色一沉,露出不高興的樣子。父親望子成龍,希望蝦仔長大後能夠在香港出人頭地,但什麼是出人頭地?從父親的角度,這是打寫字樓工,搢郊梬漍未h,爬上社會階梯。這齣電影足足距離我們有63年之久,但這種想法仍然是香港主流教育的核心,一直影響荍畯怐漲赤齱C
蝦仔父親每個月只有 150元薪金,房租佔了50元,但他借錢也要送蝦仔到名校讀書,花了55元為他訂做校服,自己更扮作傭人接送兒子上學,為的是什麼?是希望兒子還未踏進社會前,已經走進上流社會的世界,為前途鋪路。我們很明白蝦仔父親的苦心,他是為了兒子的將來,希望他活得比自己更好,尤其是在香港這麼現實的社會,但他被困於主流的價值觀,強迫蝦仔扮演不是自己的角色,用現在的說法,蝦仔父親是「怪獸家長」。
香港社會經歷了較貧窮的50年代,在60、70年代開始以急速的步伐發展起來,不少建設都是為了打造一個以經濟為中心的社會,當然不是沒有它的好處或貢獻,但香港逐漸形成了單一的社會價值觀,漠視了個人多樣的發展。如果一個年輕人做任何事情稍稍遠離經濟商業等範疇,又不是一個社會認可的專業人士,別人會覺得你怪怪的。更甚的是,在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影響下,你自己也覺得自己是怪怪的。其實又有什麼奇怪呢?例如你在大學修讀經濟科是視為正常的;但如果你決定讀文學系,別人總會問東問西,或者懷疑你是因為能力不足才有此選擇。這是因為你的選擇偏離了香港單一的價值觀,說到底文學在香港不能讓你賺大錢。
現在重看《父與子》仍有深刻的感悟,這其實是一個父親的成長故事,最後父親明白要讓兒子重拾自己的個性。電影有一段很有反思性,名校的老師要學生賣旗籌款,為了幫助在社會上沒錢交學費的孩子。蝦仔聽了很高興,盡力在街頭賣旗,最後得到不少善心人的幫忙,但最後蝦仔沒有把錢交回老師,老師認為他把錢據為己有。蝦仔反而高興地告訴她,他為鄰居的小朋友交了學費,籌款不就是為了幫助這些小朋友嗎?他覺得自己達到目的了。最後,老師教訓他不懂規矩。
這一段戲很精彩,香港舊電影所藏的人情世故,正是我們的教育體制缺乏的。電影中的老師以行政規矩為理由,並不是教導學生的好方法,老師或可以與蝦仔商量如何把籌得的金錢幫忙鄰居的小朋友,這樣有助發展他樂於助人的個性。在社會中,有些人精於手藝、有些人精於計算、有些人精於藝術,只有容納多樣才能發展的社會,才是有意義的。
現在的香港好像多了選擇,但主流的單一價值觀有否改變?如果蝦仔來到今天,他告訴父母要做有機農場的農夫,你猜父母會如何回應?
作者簡介﹕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文:黃淑嫻
攝影、圖說:阮智謙
[語文同樂 第2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