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毛澤東畫像舊換新迎十一
【明報專訊】10月1日中國國慶在即,北京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像再次換新。每年國慶節前夕,天安門城樓都要更換新的毛澤東畫像。因為油畫在陽光下照射容易褪色,故需要每年更換。實際上,天安門上的毛澤東畫像曾經有過多個「版本」,現在懸掛的是從1967年10月1日國慶前夕懸掛至今的「最終版本」。除此之外,天安門還懸掛過其他歷史人物的畫像。
據媒體報道,27日晚,施工人員動用兩輛吊車和一輛貨車,先取下舊畫像,再將最新繪製的毛澤東畫像懸掛在了天安門城樓上。整個「換像」過程從當晚11時,直到28日凌晨0時5分。持續約1個多小時。
據悉,自1966年起,每年國慶節前夕,天安門城樓都要更換新的毛澤東畫像。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天安門廣場備忘錄》記載道,「天安門城樓毛主席畫像,高6米,寬4.6米,加上像框,總重量達1.5噸」,這是在全國最大的手工繪製的肖像;畫像一般是在8月「立秋」前後開始畫,以備國慶前更換。
曾擔任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的賈英廷表示,從1949年至今,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畫像出現過八個版本,現時的版本是第八版,1967年10月1日首次掛上天安門城樓,主筆是北京市美術公司的王國棟。
王國棟的徒弟邢秋成稱,當年王國棟繪製第八版畫像時,遇到不少問題,「油畫在強烈的陽光下照射會很容易褪色,最多堅持一年,這也是為什麼毛主席畫像每年都要更換的原因。」他又指,不管站在畫像前方的哪個位置,都會看到毛澤東的目光注視着,因為毛澤東照片本身就具有這樣一個眼神,「如果繪畫者的基本功到位,準確地塑造和描繪,鮮明地表達毛主席的神態,畫出的畫像就會呈現這個效果。」
他亦提到,毛澤東像每年都要由畫家來畫,既是國家形象,也是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延續下來的傳統。
據了解,從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至今68年,天安門城樓上懸掛過6個版本的毛澤東標準畫像。除了第一幅頭戴八角帽以外,其他的都沒有戴帽。6幅畫像在1949年至1967年之間先後數次替換。第一幅在1949年開國大典時懸掛至次年五一。第二幅在1950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時懸掛,只在當天掛了一天就撤除換成第三幅。1953年十一前夕至1962年十一期間懸掛第四幅。1963年十一至1967年五一期間懸掛第五幅畫像。第六幅從1967年十一前夕懸掛至今,也就是現時在天安門廣場見到的毛澤東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