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如今獲公認是歐洲經濟最好的國家,但這並非必然。在1990年代到千禧年初,剛統一的德國也曾經歷積弱不振的年代,一度被嘲為「歐洲病夫」。德國在短短十多年一躍成為「歐洲健將」,浸大德國學者赫斯和奧爾登堡前市長施萬德都將其歸功於前社民黨總理施羅德推動的「議程2010」(Agenda 2010)。 德國最新公布的7月失業率只有3.7%,達到1980年10月以來的新低,這幾乎令人難以想像2003年時德國失業率曾一度高企11.6%。面對經濟困境,施羅德2002年委任社民黨親信兼福士汽車董事哈茨(Peter Hartz)領導專案小組研究改革,其後按其建議在兩年間先後實行四輪社福及勞動市場改革項目(被稱為「哈茨一」到「哈茨四」)。 施羅德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減少企業成本、降低個人入息稅、限制失業救濟、擴大所謂「迷你工」(Minijob)適用範圍以及改善教育制度等,被認為可令就業市場更為靈活。結果德國經濟很快出現改善,到歐債危機後更成為少數維持穩定增長的國家。不過有利亦有弊,失業率低的背後是低薪和兼職大行其道,其中「迷你工」尤其受爭議,這種短期散工每周工時、工資和退休金都較少,許多僱主寧願用此取代聘請正式的長期工。 「迷你工」降失業率 催生低薪兼職 諷刺的是,施羅德在計劃推出後不久下台,繼任者默克爾則得以坐享其成。施羅德背棄社民黨傳統理念反而令該黨陷入分裂,也流失許多藍領選票,結果自此再未上台執政(最多只是成為默克爾的執政聯盟拍檔)。今屆候選人舒爾茨開始重新審視施羅德計劃,嘗試提出新的改革大計修補票倉,迄今迴響不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