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民主女神 難解問題癥結
昂山素姬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及遭囚禁多年的政治犯身分,令羅興亞危機份外矚目,不少西方輿論都有疑問:「為何她會坐視這樣的醜惡事情發生?」素姬今次的英語演說很大程度回應西方批評,但恐怕難令昔日的擁躉滿意。
日本早稻田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院博士生馮嘉誠向本報稱,素姬的態度是友善的,不過她提出的解決方法只停留在表面,無法解決羅興亞危機的結構問題。素姬在演說中提出重新啟動羅興亞人認證程序,但緬甸過去也曾試過給羅興亞人「白卡」登記(但非給予公民身分),往往遇到若開邦激進佛教徒抗議打斷。
忌憚軍方勢力民意反彈 僅能幕後說服
不少輿論認為,素姬在緬甸德高望重應可為羅興亞人做得更多,但也有論者指出,大權仍握在軍方手中,素姬難有作為。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東南亞資深研究員庫蘭齊克(Joshua Kurlantzick)上周在《華盛頓郵報》撰文,認為素姬的不作為實際上令事情惡化。他認為,素姬可訪問若開邦,也可作呼籲令國際救援組織更容易救援羅興亞人。
馮嘉誠稱,在羅興亞問題上,素姬可做的很有限。她充其量能在幕後或以非正式渠道,說服軍方讓羅興亞人回到若開邦居住。他稱,昂山素姬目前正推動的緬甸種族和解過程必須靠軍方,若她為了道德光環開罪軍方,就會犧牲這過程;而她也要考慮緬甸民情對羅興亞人的反感。
性格固執 西方施壓或有反效果
西方施壓會否有效?庫蘭齊克提到,素姬性格倔強,西方施壓可能會有反效果。英國廣播公司記者基恩(Fergal Keane)稱,聯合國駐緬甸特別代表南比亞爾(Vijay Nambiar)去年12月曾促素姬訪問若開邦,但素姬拒絕。素姬一名幕僚透露,她不希望予人對外國言聽計從之感。庫蘭齊克估計,素姬現在遭一直過去支持她的國際組織及國家批評,可能會感到遭背叛,反而令她更固執己見。明報記者 林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