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認知障礙症令患者逐漸失去記憶,香港大學昨日發表一項新研究,發現海馬體如大腦的心臟,為治療提供新方向。研究發現,大腦內掌管短暫記憶的海馬體若受低頻活動刺激,可增加左右腦海馬體之間的連接性,對治療認知障礙症具潛在意義。同時,海馬體所受的刺激,可激活大腦皮層區域內視覺、聽覺和體感的連接性,並增強視覺感知反應達20%,打破過往指海馬體是被動組織的看法。 人的左右腦均存在一個海馬體,負責短暫記憶和空間定位導航,可幫助人類記住去過和想去的地方。海馬體受損可導致短期記憶力衰退和定向障礙,現時已知海馬體功能性連接減少,與認知障礙症有關。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林護基金教授吳學奎領導的研究團隊,斥資約700萬,約4年前起研究不同頻率刺激對海馬體及大腦皮層下,各個感官皮層的反應,並於8月在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結果。 對治認知障礙有潛在價值 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陳維達表示,研究團隊以囓齒類動物大鼠為實驗對象,利用光遺傳學技術,以光纖對其大腦內海馬體的神經細胞,傳輸約1秒1次的低頻光刺激,再透過磁共振功能成像技術監測大腦活動,發現低頻刺激有助加強左右腦之間海馬體的連接性,意味對海馬體進行神經調節,有可能對臨H治療認知障礙症有潛在價值。研究團隊指出,海馬體與精神分裂、癲癇和創傷後壓力症等疾病亦有緊密關係,有關技術可能有助於早期診斷和研究治療方案。 低頻刺激 視覺反應升20% 結果亦發現,海馬體受到的低頻刺激,可經內嗅皮層,到達大腦皮層中視覺、體感和聽覺等皮層區域,並增強對應感官的感知反應,其中視覺感知反應提升幅度可達20%。研究團隊指出,結果推翻過往認為海馬體是被動組織的看法,反指海馬體有茼p大腦心臟般重要的角色,可主導大腦皮層感知等多方面表現,對未來了解大腦網絡連接的起源是重要一步。 團隊預計未來5年內有關技術可應用於人體測試,未來將繼續發掘其他主導大腦的區域,並研究可否透過光遺傳學等技術治療疾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