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大學生拆像去殖創風潮
歐美校園近年掀起去殖風潮,拆玼A及殖民和種族歧視的雕像,掀起不少爭議。最近的風潮源於南非「羅德必須倒」運動,當地學運領袖認為拆雕像是幫助國家前進的必經階段,也認為該場運動跟美國現時環繞內戰雕像爭議可比擬,指兩國同受種族主義困擾。
種族隔離完結 黑人困境未改
南非1990年結束種族隔離政策後,全國仍然有3000多個跟殖民時代及種族隔離相關的雕像,至今只有數百個雕像被拆除,這跟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上台後主力促進國內種族和解有關。不過,這些雕像近年再起爭議,當中英國殖民南非的重要人物羅德(Cecil Rhodes,著名的羅德獎學金設立者)是暴風眼。
2015年,南非開普敦大學有學生發起「羅德必須倒」的運動,認為羅德是「南非的希特勒」,指其理念和政策要對南非種族隔離制度負責,促大學拆除雕像,開普敦大學很快從善如流。「羅德必須倒」運動隨後蔓延至歐美。
指拆像非目的 籲思考國家未來
有南非學運人士則認為,以社會發展而言,推倒羅德雕像是「劃時代的」。南非結束種族隔離後,大部分黑人仍然貧窮,當地經濟仍然控制在少數白人之手。
南非作家Sisonke Msimang便對CNN稱,推倒羅德雕像是一場社會運動之始,她說拆倒雕像及改名只是切入點,讓學生思考大學仍然少聘用黑人教授、大學課程仍然以歐洲為中心,以及黑人青年人仍然難以得到大學教育的問題。
她認為,這場針對殖民及種族隔離時代象徵的運動,促使南非新一代重新思考國家的未來,重點不再如曼德拉講寬恕而是尋求公義,集中思考種族主義如何在今天的南非經濟以不同形式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