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個科學家小組周四宣布,已成功透過基因改造技術,抑制豬隻基因隱藏的所有病毒活動,誕下全球首批體內無活躍逆轉錄病毒的基因改造豬,為人類移植豬器官掃除重大障礙。不過專家強調,要為人類移植豬器官仍須就排斥問題等風險作研究,臨牀應用仍言之尚早。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大概有200萬人需要器官移植,由於捐贈器官供不應求,不少專家轉為研究利用其他生物的器官作移植的異種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技術填補空缺,而豬器官與人類器官大小相若,加上豬隻易於大量繁殖,因此被視為合適的潛在器官來源。不過,豬隻體內的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o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令移植豬器官帶來風險。
修改豬皮膚細胞DNA「除毒」
逆轉錄病毒會將遺傳信息轉錄成DNA,再附着於宿主的細胞DNA內,令病毒可隨宿主的正常細胞分裂時繁衍,因此一旦受感染便將病毒永遠存於宿主體內;導致愛滋病的HIV病毒便是其中一種逆轉錄病毒。過往研究顯示,當人類細胞與豬細胞混合時,豬細胞內的逆轉錄病毒便會感染人類細胞。
創辦生物技術公司eGenesis的哈佛大學基因專家楊璐菡與一個丹麥和中國共同研究團隊合作,研究培植無活躍病毒豬的技術。研究員先抽取豬隻的皮膚細胞,經測試確認細胞內存在的25種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DNA,再以被稱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剪輯技術,抑制病毒DNA,並利用製作複製羊多莉的相同技術,將改造後的豬細胞核植入豬卵子,形成胚胎,最終誕下37隻體內無活躍逆轉錄病毒的健康豬隻,目前有15隻仍然存活。
楊璐菡指出,無活躍逆轉錄病毒豬屬全球首見;她說,研究對安全移植豬器官技術邁出重要一步,不過仍屬初步,要真正落實需進一步研究,例如如何防止移植器官觸發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排斥便是重大挑戰。
排斥問題未解 應用言之尚早
目前專家小組正研究作進一步基因改造,令豬器官更易被人體接受。研究報告刊於《科學》期刊。
人類早已可以接受豬心瓣膜和胰腺移植,但醫學界一直希望能移植整個器官。英國劍橋大學傳染病學專家麥康奈爾(Ian McConnell)稱,新研究為培育出安全豬器官確立可行的基因技術第一步,但是否可全面作為異種移植的安全技術仍待觀察,例如修改病毒DNA時如何避免豬隻原有DNA不穩甚至失去基因資料,便需更多研究。(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