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芬蘭省聖約翰斯7日加新社電)一份新報告揭示﹐人們平日用來飲水的水瓶和存水的容器藏污納垢﹐研究人員呼籲應勤於清洗。
《環境科學與污染研究》(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期刊最近刊發研究論文﹐合撰者夏普(Sherilee Harper)在其中指出﹐儘管測試在北部印紐特(Inuit)社區進行﹐其結果對全國居民都有借鑒性。
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研究團隊﹐在拉布拉多印紐特小社區里戈萊特(Rigolet)﹐從76個家庭的104個容器中﹐採擷食水樣本。該社區居民大約300人。
食水通常取自經過處理的供水裝置﹐那些裝置由省府在高危水源地區安裝﹐配備逆滲透(reverse osmosis)與紫外線消毒的功能。
但首席研究員賴特(Carlee Wright)指出﹐2014年從里戈萊特首次採取的家庭食水樣本﹐逾25%含有細菌﹐顯示水遭糞便污染。
較小容器或用來舀水的長柄勺﹐污染比例更躍升13倍。
賴特說﹕「從供水站取的水本來潔淨﹐但假如裝水容器本身不乾淨﹐它可能再度污染。
「我們測試幾乎所有里格萊特家庭儲存的食水﹐其中大約25%含有細菌﹐顯示潛在的糞便污染。」
她說﹐這種污染或有助解釋﹐為何當地有高比例的病例報告﹐涉及上吐下瀉及與長期健康問題有關的疾病﹐例如腸胃炎。
賴特指出﹐里格萊特腸炎或急性腸胃炎比例﹐每人每年逾2.4例。
夏普解釋﹐那是其他地方類似疾病數字的2倍至6倍﹐包括加拿大其他地區、美國、智利、阿根廷、古巴、中國、波蘭及意大利。
研究結論出台後﹐里格萊特多處張貼海報﹐呼籲居民洗滌容器與舀水用勺﹐可使用漂白溶液洗滌﹐然後徹底沖洗乾淨。居民還獲發容器貼紙﹐提醒要每月洗滌一次或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