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被高息利誘缺法律知識 律師:傳統騙局
【明報專訊】北京市自2015年起至少有數十名長者身陷「以房養老」騙局,他們之所以上當受騙,一是因為難以抵受聲稱每月10%至15%的高額利息回報的引誘,二是他們缺乏相關的法律知識,而且合同意識也極為薄弱。
從受害長者被騙的過程可見,不法分子針對了長者辦理高額貸款,抵押後憑借委托書悄悄「左手交右手」,以遠低於市價的價錢將房產易手,這樣的手法已成為一種套路。過程中,不法分子在每次的詐騙時,輪流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時是中介、有時是「銀主」、有時是房產買家。
有內地律師直言,其實這些手段萬變不離其中,「還是傳統的騙局」。該名律師解釋說:「第一批收益的老年人開始發展下線,下線的錢交過來補上線的錢,然後整個鏈條斷了。」
該名律師更指,在東窗事發後,不法分子縱使因涉詐騙罪成,但已無法退還贓款,而且所有的文件及合同均有長者的親筆簽署,令追討更顯困難,「這些案子最大的共同點,是他們利用老年人不懂法,也不懂得法律文書的意義和概念的弱點,才讓老人在完全放棄自權利的法律文書上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