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煙囪逐塊磚編碼重置
【明報專訊】柴灣工廠h大廈的文物影響評估報告列出多項該工廈「別具特色的元素」,包括H形設計、庭院、天台煙囪。房屋署承認華廈h單位成本較貴,但建築工程和保育均較一般公屋更花心機,包括為天台煙囪的紅磚逐件編碼,以原址重置。
房署建築師陳穎芯表示,保育工作猶如「考古」,由於要重建工廈的天台,為保留象徵工業用途的4組紅磚砌成的煙囪,建築工人先將紅磚編上號碼,再以人手拆下,再重置煙囪。她續說,原有運貨的斜道雖被改建為逃生樓梯,但日後毋須大型改動,都可拆走梯級,回復斜道原貌,又保留了外牆的「柴灣工廠h大廈」字樣。
保育涉額外工夫 單位成本較貴
被問及單位成本是否較一般公屋昂貴,房署高級建築師魯約翔解釋,較貴是因為建築工程和保育做了不少額外工夫,工廈清場逐家逐戶視察,收集遺留下來的工廈文物,在h內地下展覽廳展出,並在h內展示該工廈的歷史,「比新建(公屋)貴很多?不能apple to apple(蘋果對蘋果)比,因為涉及(工作)很複雜」。
目前華廈h地下5個舖位中,僅有一商戶營業,並尚有三成住宅單位空置。東區區議員李鎮強認為,華廈h最大優勢是交通方便,但有不可間牆等裝修規限,加上間隔與一般公屋不同,市民未必習慣,「由工廈間隔改建為住宅,需花不少工夫,試過一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