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新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記者採訪得知,在大量皮革廠廢水進入無極縣東合流村沙坑前15年間,這些廢水則是通過磁河排向緊鄰的深澤縣,導致很多村莊陷入「無水可用」的絕望境地,不少村民家水井中的水,都變成烏黑色。為解決這一問題,2005年,深澤縣政府專門撥款為當地一受污染嚴重的村子,打了一口300米深的井,定期開閥讓村民取水。
但兩年後,這口深井打出來的水,隔夜變成紅色。2007年,有關部門在井水中檢測出4種有機污染物超標,2013年初再次監測時,污染物已達10種。
專家:污染近百平方公里地下水
有關部門還對磁河裏的污泥進行了檢測,發現裏面致癌的多環芳烴超標700多倍,重金屬鎘在磁河河道中也被發現,而且沿岸泥土中均有鎘分佈,超過三類土壤標準的30多倍,屬於嚴重污染。早在2014年,環保部就有專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認為飲用了這樣的水之後,污染物會隨之慢慢進入人體,帶來極大危害。
當年,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院專家通過衛星遙感資料還發現,磁河兩岸有300多萬平方米的污水體存在,每年會有數以萬計立方米的污水滲入地下,地下水污染面積達近百平方公里。而這些問題,全部指向無極縣皮革產業。資料顯示,無極縣有大大小小皮革企業1,000多家,從業人員12萬人,年加工能力11億平方尺,其中有沙發革、汽車坐墊革、箱包革、鞋面革,這些產品產量居內地前列。
據了解,製革要經過浸水、脫脂、脫毛浸灰、脫灰、軟化、浸酸、鞣製、中和、復鞣、染色加脂等工序,使用化工材料繁雜,所以皮革廢水中部分污染物指標如COD、硫化物、氨氮的濃度都較高。再者,由於皮革行業排污量較大、污水成分複雜,主要成分又是重金屬,目前幾乎所有皮革加工的企業都會產生一定污染。無極縣皮革污染現狀,在當地並非秘密。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群眾對這一問題的投訴比比皆是,並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媒體對此進行曝光,但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