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同區被收購唐樓 天花剝落露鋼筋
前無綫人:劇集膠做膠拍膠出街 嘆進步小因無競爭 「轉戰網絡有好戲睇」
無綫:劇集向受歡迎 收視口碑不俗
回歸前《生死訟》 談港人恐懼內地情緒
發免費牌跨兩屆 學者批港府拖垮發展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涉事唐樓2010年列「明顯欠妥當」 議員:監管系統瀕崩潰

【明報專訊】涉事唐樓與2010年馬頭圍道塌樓慘劇現場相距約五六百米,當年意外造成4人罹難,事後屋宇署巡查全港約4000幢樓齡逾50年的舊樓。

今次意外中的唐樓當時被納入組別II,即「有較明顯欠妥之處 」,須即時處理。根據紀錄,當時業主無視命令,屋宇署曾代為修葺後「追數」,但今年5月失修已經重現。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批評,事件再次顯示當局「監管系統瀕臨崩潰」,促請屋宇署詳細交代勘測決定的經過。

屋署7年前代修葺後追款

屋宇署表示,今次涉事的唐樓1956年入伙,紀錄顯示樓宇曾失修,2009年向業主發出修葺令,但未獲遵從,該署於翌年馬頭圍道塌樓慘劇後,委派合約顧問公司及政府承建商,代業主先作修葺工程,再向業主追討工程費用。至今年5月,屋宇署再接獲該唐樓失修的舉報,視察後確認失修,但整體結構無危險,屋宇署向業主發勸喻信,敦促其盡早修葺。但屋宇署並無交代失修之處是否涉及今次意外。

尹兆堅質疑,屋宇署早於2010年已為該樓作維修,理應清楚整體失修情况,認為事件暴露屋宇署「目測」方式勘測樓宇的風險,認為發展局應介入,「(屋宇署)人手不足不應是辦事不力的藉口」,擔心類似意外陸續有來。

鄰近舊樓多收購八成待重建

紅磡區議員林德成表示,涉事唐樓未被收購前曾有業主立案法團,現於收購重建階段安全被忽視。他指出,區內不少舊樓與涉事唐樓一樣被收購達八成正待重建,促請當局加快重建計劃,研究修例加重刑罰,讓業主重視在此階段的舊樓安全。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2011/12年科美發展有限公司以約6820萬元購入地下至五樓共6個單位。該公司董事為禤寶華及羅泰安。

另外,根據恒地年報,列出已購入紅磡寶其利街18至22A號及機利士南路46至50號的八成業權。據報道,恒地持有3幢大廈共83%業權,去年11月為機利士南路46、48及50號3幢6層高唐樓,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田生地產昨表示不便透露最新情况。

 
 
今日相關新聞
紅磡塌露台劏房 住客險夢中墮樓 屋署上月指失修發信促修葺
碌架牀懸空 住客半天吊「驚到腳軟」
涉事唐樓2010年列「明顯欠妥當」 議員:監管系統瀕崩潰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