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日是世界海洋日,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委託中大研究顯示,東平洲於2001年劃為海岸公園後,生態不但未有顯著改善,東平洲西南面一片茂密馬尾藻林更遭大量海膽吞噬,變成一片海底荒地。基金會批評漁護署管理海洋保護區不力,過去亦從未交代保育海岸公園措施成效,要求署方公開有關數據,以便未來規劃大型海岸公園時制訂有效保育方案。
漁護署從沒公開保育數據
今年是香港首批海洋保護區成立20周年,包括1996年成立的鶴嘴保護區,以及同年成立的海下、印洲塘、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政府從未正式公開有關海洋保護區在保育方面的成效和相關數據,故世界自然基金會委託中大李福善海洋科學研究中心,評估東平洲海岸公園於2003至2013年間的生態變化。
結果顯示,東平洲於該10年間石珊瑚的覆蓋率大致穩定,但補充率非常低,每年每平方米少於一個新生珊瑚,而部分年份更是零補充;同期該處的魚類數量和品種多樣性亦沒明顯上升。
研究又發現,東平洲西南面「龍落水」原有大片茂密馬尾藻林,是海洋生物的重要育苗場,惟2008年變成一片荒地,紫海膽數量急增,達每平方米6.7至10.3隻,較海岸公園外多3至4倍。
疑未全禁捕魚 海膽失天敵
基金會高級環保主任林言霞指出,政府將部分海域劃為海岸公園,原意是保育當地海洋資源,但研究發現東平洲生態未有顯著改善,龍落水更發現海膽急增,而以海膽為食糧的青衣魚則在該處非常罕見,反映生態失衡,估計與海岸公園仍容許有限度捕魚有關。基金會指出,目前全港只有2%水域劃為保護區,建議漁護署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建議,於2020年前將香港10%海域劃作海洋保護區,並建立全面保育方案。
漁護署回應稱,東平洲海岸公園於2001年成立,該署定期作生態和水質監察,顯示公園的珊瑚覆蓋率和品種數目比海岸公園以外水域為多,石珊瑚的生長情G良好,覆蓋率穩定。
漁護署:定期監察生態水質
發言人稱,將香港水域10%設為保護區的建議,源自《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其中一個全球目標,讓《公約》締約方自行制定目標。據《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2016-2021》,為加強保育海洋生境,政府將盡快作劃定「大嶼山西南海岸公園」及「索罟群島海岸公園」的相關工作,預計分別2018及2019年設立。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