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網上媒體百花齊放,紙媒衰落已是老生常談。然而時代變,記者職責不變——如實報道社會實G,為不同階層發聲,寫出具感染力的新聞報道,依然是記者的最大挑戰。5月13日逾200名來自高小及初中的小記者齊集香港浸會大學,參與《明報》校園記者計劃的「小記者體驗營」,由浸大傳理學院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及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副教授黃仲鳴傳授採訪心法,一眾小記者更在專題報道環節一嘗當記者的滋味。 文:譚舒雅、鄒靖儀 圖:譚舒雅、鄒靖儀、資料圖片 高小新聞工作坊 呂秉權:記者天職為人發聲 一般人以為記者的工作就是四出採訪、不停寫稿,浸大傳理學院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認為,記者不止是份工作,更是一項天職——「監督社會,為不同階層的人,尤其是無聲人士發聲」。 走進別人苦難 尊重受訪者 曾在無邦q視和有線電視新聞部專責採訪中國新聞,呂秉權見證過不少天災人禍。他走進別人的苦難,幫助汶川大地震中家人盡喪的中學生聯絡親戚朋友,為負擔不起醫療費用的煤礦爆炸生還者發聲,報道實G。因荌O者身分特殊,受訪者尊重、信任記者,「一些平時未必與你分享苦難、歡樂的人,他會跟你傾訴,分享他的故事」。 呂秉權指不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統統可成為受訪對象。人是有尊嚴的,他強調:「不論訪問什麼人,都要尊重對方。」採訪時,記者須與受訪者平起平坐:若訪問的露宿者坐在地上,記者就應蹲下來與他交談;訪問城中首富時,記者亦須保持尊重而不怯懦,「相信自己,專業地完成工作」。 保持好奇 比別人多跑50米 對受訪者的尊重,亦體現於記者的事前準備。呂秉權說記者訪問前應了解受訪者的背景資料,確保錄音和拍攝器材完好,更要保持好奇,發掘受訪者不為人知的一面。他以跑步為喻,當其他記者訪問都以跑50米為目標,我們應要求自己「在別人的50米上多跑50米,發掘更多的故事與新的事情」。這是記者的職責,亦是記者應有的自我期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