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故障限令14日內須修復 董晗鵬提私人法案二讀通過
【明報專訊】由華裔省議員董晗鵬(Han Dong)提交的109號私人法案——《可靠電梯法案》(Reliable Elevators Act)已於昨天在省議會順利通過二讀。
董晗鵬向本報透露,該項私人法案不僅獲公眾和業界支持,亦已獲省長韋恩和安省消費者服務廳長麥茶麗(Tracy MacCharles)等多位廳長支持,他對這法案能通過3讀﹐並成為一項政府法案﹐保持樂觀。省府已成立一個涉及消費者服務廳、市政事務和房屋廳、勞工廳、衛生廳等多個部門的工作小組來着手解決電梯問題。
董晗鵬在上月22日向省議會提交法案,並完成一讀。該法案提出,全省各地的住宅大廈的電梯須在故障發生後14日內完成維修,長期護理中心和老人院的電梯必須在故障發生後的7天內完成維修。
法案還要求修訂安省現行的建築條例,針對任何高於7層的大廈,在申請建築許可時,必須進行電梯流量分析,確保新建大廈有足夠的電梯。
董晗鵬昨指出,該法案在北美是首創,鑑於電梯已是人們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之一,對電梯維修進行規管有迫切的需求。
董還指出,安省各地現有約4,000名電梯維修技師,其中有半數隸屬於工會。他曾與電梯維修技師工會和加拿大電梯承包商協會等開展對話,傾聽業界對上述私人法案的憂慮。他說:「業界需要做出改變,其中包括資源分配的方式。在10年前,一名電梯維修技師負責70至80部電梯的維修工作,現時則負責140部電梯的維修工作。」
居住在多市中心一棟共管柏文大廈內的華裔居民王啟榮昨指出,該棟大廈有634個柏文單位和1,000名住戶,儘管樓齡只有6年,但其中有3年經常發生電梯故障,總共5部電梯中有3部電梯無法使用,住戶不得不花15分鐘,排隊等候搭乘電梯回家。
他對上述私人法案表示支持,希望該法案在通過後能夠給電梯的維修時間設定一個期限。
居住在北約克一棟出租柏文大廈內的耆老Lazaro Gonzalez坐在輪椅上出席了新聞會。他指出,他因患病經常需要去醫院求診,但其居住的大廈頻頻發生電梯故障。就在本周一,他就因為電梯故障而無法下樓,不得不臨時取消了去醫院求診的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