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超級手機」勢掀革命
個人化設定 私隱問題待解
智能手機大行其道,科技界已積極研發下一代手機——「超級手機」。專家預測,未來手機將進一步應用人工智能(AI),更為個人化,甚至在手機離線時亦能完成任務,成為另一場科技革命。惟應用人工智能意味着用家要交出更多個人私隱,如何平衡照顧私隱及科技發展,將是技術之外另一要處理的難題。
智能手機幾乎融入人們各種生活,但AI能及早預測用家日常活動,相信會帶來更大便利。中國科技企業華為法國市場部主管旺蒂克(Vincent Vantilcke)說:「這是我們重點研究項目之一。我們擁有超級手機是因為有AI技術。」
期望應用於醫療汽車家居
位於美國加州的初創企業Neura研發中的AI系統,可綜合手機的全球定位系統(GPS)、用家步行速度等數據,了解用家過去至現在的活動,解讀行為習慣,最終預測用家下一步會做什麼。例如,手機能夠判斷用家跑動是因為正在追巴士,還是只是在慢跑運動。系統亦會在適當時候發出通知,提醒用家服藥等。Neura期望此科技可應用於醫療健康、汽車、音樂及家居服務等。
國際會計事務所德勤預計,今年將有3億部手機應用AI技術。目前手機運作應用程式大多要透過連接雲端伺服器取得數據,未來出現運算速度更快的手機處理器時,則將可直接指示手機分析儲存在內的數據,讓手機自行運作。
離線狀態下仍可服務
德勤資訊科技專家比卡耶(Ariane Bucaille)認為,具有AI「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能力的手機會集中在語音及圖像辨識和翻譯方面發展,在離線狀態下仍可服務用戶,「有AI的智能手機對人們的生活將更為關鍵,這是另一場(科技)革命」。
料面對更大私隱問題
然而,手機應用AI技術,代表用家要面對更大的私隱問題。歐盟明年生效的資訊保障法,就嚴格限制程式自動作出決定。
不過,比卡耶認為應用AI的手機較安全,因它不把數據儲存在伺服器。另一方面,科企的商業運作模式需蒐集用家的數據,毋須上網的「超級手機」可能會打擊他們研發手機AI的意欲。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