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提高 過年愈來愈沒年味

[2017.02.02] 發表
有人如此總結春節的「沒意思」: 一個字,累;兩個字,消費;三個字,大聚會;四個字,胡吃海睡……
以前物資簣乏,人們老早就開始準備過年。
除夕民眾離開春晚投身在搖手機求福字的大軍中。

【明報專訊】春節,對於華夏兒女而言,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闔家團圓、辭舊佈新,承載茪H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願與憧憬。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每當春節前後親朋聚在一起,都會聽到不少這樣的感慨:「現在的春節愈來愈沒年味,愈來愈沒意思了」。

有人如此總結春節的「沒意思」: 一個字,累;兩個字,消費;三個字,大聚會;四個字,胡吃海睡……按理說,老百姓的日子日益紅火,節日應更有味兒才對,為何現實體驗恰恰相反呢?到底是年變了,還是過年的人變了?

在很多人尤其是9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記憶中,以前過年不是這樣無趣的,而是充滿歡樂與期待。那時候,無論是尚未跨過溫飽線的農村,還是剛剛解決溫飽的城堣H,一到臘月就掰茪漇頭數日子。

對小孩而言,過年意味茤鯇@炮、壓歲錢、好吃的、新衣服;對大人來說,春節則是走親訪友、把盞歡飲、舞龍耍獅。如今,這些內容大多並未改變,但是盼望少了、熱鬧少了。

很顯然,物以稀為貴。當平常也能享受到和過年一樣的生活時,人們對年的熱情必然會消減,這種生活分為物質和精神兩大方面。隨茠娃隤漸R裕,美食新衣等已不再「珍貴」,平時也能唾手可取。

正如文化學者朱大可所說,在物質貧乏的年代,春節確實是「食物攝取的狂歡儀式」, 如今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飲食和春節期間已經沒有多大區別。另外,與過去匱乏的精神文化生活相比,交通和通訊的發展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 社交、團聚只不過是發個微信、打個飛的的事。

不論這種需要的滿足是否長久真實,電視、電腦、手機以及各種社交軟件的確提供了大量的精神營養,與之相比,傳統過年的內容則遜色不少。以今年春節為例,某支付平台推出搶紅包、集福字的活動,使不少人離開春晚投身在搖手機求福字的大軍中。

因為這些活動新鮮、有趣。從這一層面看,是年變了,年的魅力在不斷減弱,其吸引力被高速前進的社會列車逐日削弱。甚至可以說,過年的方式變了,畢竟春節時網絡上還是非常熱鬧的。

城鎮化的推進

然而,更深層次的變化依然在人。年味愈來愈淡的最重要表現,便是為過年精心準備的人愈來愈少、對過年的重視在消失、過年的諸多風俗也愈來愈難延續下去。

人口的大量高頻流動沖淡了年味。原本,過年這一習俗,是發生並成長於農耕文明之中的。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表示,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了過年的時候,大家一起休息、娛樂,老早就開始準備過年,年味肯定要濃厚一些。

而現在很多人都不在家鄉生活了,有多少精力為營造年味兒做準備呢?數據證明了這一點。新華社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2.94億人,其中人口2.47億人,佔總人口的18%,相當於每六個人中有一個是流動人口。縱向來看,近五年來流動人口增幅超一成。

未來一、二十年,中國仍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預計2020年中國仍有2億以上的流動人口,增幅將會繼續擴大。在外務工人員大多到年跟前才回家,初四、五又急匆匆離家返回工作崗位,尤其在獨生子女年代,子女是在這家過了年又往另一家趕赴。

這樣,愈來愈多的家庭熱鬧也只是一剎那,瞬間又變得冷清,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使年變短、內容變少甚至成為一種流於表面的儀式,失去了全家人為過年作準備的樂趣。

現在,鄉村的臘月還在,但踩高蹺、扭秧歌的漢子、姑娘不在了,年味和他們一起背井離鄉。老人和孩子守在村口,像等待一場雪,守望他們的歸來。

與此同時,由於住所狀況和生態環境的改變,以往的很多過年習慣很難再現。在憐h的春節習俗中,放鞭炮應該是最為喜慶的一個了,這也是小孩子最喜歡玩的內容之一。

春節期間,一串串鞭炮「霅飌埶霅飌埶捸v的響荂A給春節增添了許多熱鬧、喜慶的氛圍。近年來,基於空氣污染、人身和公共安全等因素的考量,禁放、限放煙花爆竹已經成為常態。

居所而言,過去人們大多居住在土坯房堙A現在則多住在磚瓦房中,更多的人住荌茷~房,燈籠無處掛、福字門神年畫春聯無處貼,節日氣氛自然冷清了些。舞獅子、踩高蹺、街頭評書等民間娛樂,現在也基本看不到蹤影。

行走在大街上,霓虹徹夜閃爍明亮,古老中國正在如童話般崛起,而這意味荂A我們必須要和一些曾經深入骨髓的文化與傳統告別。

傳統信仰的缺失

也有專家認為,年味兒淡了,是因為信仰缺失了。過去我們敬畏神靈,信仰祖先,現在這種信仰的觀念淡薄了,所以我們失去了這樣的一個精神支柱。春節的種種民俗活動多如繁星,喜慶而各具特色。「年」這個字和農業有關係,上面是一個禾,下面是一個千,寫作「?」,實際上甲骨文的寫法「禾」字下面是個「人」。

甲骨文的「求年」、「受年」和「年祭」,都是指農業收穫而言。所以中國的年節習俗,是與農業生產相聯繫,根據農業生產的季節變化而來的。而壓歲,又叫做押歲、壓祟。壓和厭有音轉關係,寓意厭(壓)勝,即通過詛咒、祈禱等法術來壓制某種不吉祥的人、物或魔怪。

因此春節一個重要部分就是祭祖、請神,包括送灶王爺上天、祭財神,請祖先和神靈保佑,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健康幸福等。祭灶神、貼春聯、貼門神年畫等春節習俗都是與祭祀相關的。

詩人王安石的名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提到的新桃舊符便是春聯的前身。

在古代,對聯的前身是兩塊桃木做成的木牌,掛在門口用於驅邪的。這種木牌就是符。每年春節用新牌子換掉舊牌子,就是「新桃換舊符」。

現代文明中,很多人已不再「靠天吃飯」,對這些祭祀相關活動的重視日益減少,甚至有部分年輕人無法理解「為什麼要過年」,他們不了解年的根源,體會不到年的重要性,當然就無法從內心深處產生對年的敬畏和珍視。

反觀七夕,雖然它不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但在年輕一代不愁吃喝的當下,卻承載茩垠n的情感寄託,再加上商家的營銷推廣,近幾年節日味道愈加濃厚。一言以蔽之,人們很難找到踐行傳統春節民俗的理由了。

外來節日的衝擊不可忽視。聖誕節、情人節、感恩節等西方節日吸引了急於從忙碌生活中抽身而出得以片刻喘息的人,一年到頭才能享受的短暫春節假期少了些許吸引力。甚至可以說,比起這些形式多樣、參與性強的洋節日,春節顯得死板、陳舊,不對年輕人的胃口。

一回家,老爸老媽催婚催生,七大姑八大姨介紹對象,鄰居跑過來問工資……人情消費和攀比之風在無形中給年加上一些負面色彩,以至於不少人有了心理負擔不敢回家過春節。

年味兒的濃與淡,與人們的年齡、記憶也有關係。面對壓力和現實,成人的世界中總有許多煩惱。小時候的願望則簡單得多,沒有過多金錢支配力的小孩子,給他一塊糖一點零花錢就已足夠,過年時他們不用寫作業、父母陪在身邊、小伙伴一起玩耍、還有壓歲錢可拿,他們很享受這個過程。

對個體而言,長大后的年不如小時候有味道,這是成年人的普遍體驗。事實上,成人後,最單純的快樂本就不易擁有。

在科技日新月異、社會加速轉型的當前,年味似乎隨茪@座座高樓大廈的建成而離我們愈來愈遠。春節民俗充分體現了中國5000年來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勞智慧,現在它們卻瀕臨消失鮮被傳承。

對都市人而言,走向現代化的同時,鄉愁也成為一種心結,城鄉巨變使故鄉不再是記憶中那個親切的故鄉、春節也不是曾經能帶來快樂、溫馨的日子。

某種程度上,這是社會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的伴生物。但另一方面,每年春節前夕踏上歸家旅途的人們,依然踐行茯K節最根本的團圓文化。團聚的渴望、離別的不捨似乎註定,「年」在未來依然是我們心中最重要的日子。

更多中國要聞
雲南省德宏州公安禁毒警在大年初一凌晨執行查緝任務時,截獲一批駕駛兩輛越野車途經德宏州隴川縣的毒販,雙方發生激烈槍戰。 販毒分子負隅頑抗... 詳情
華百企時代廣場登廣告向特朗普拜年
【明報專訊】中國農曆雞年春節都快過了,在美國的華人也沒有等到美國新總統的拜年祝福!不過,近日100家中國公司卻發出友好信號,抓住春節的機會向... 詳情
特朗普女兒中國大使館拜年
據美國媒體1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特朗普前往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恭賀中國農曆新年。伊萬卡旁邊為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 詳情
南極過年企鵝相伴 引環保擔憂
【明報專訊】這個春節假期,上海遊客王先生一家在被稱為「地球上最後一片淨土」的南極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據《新聞晨報》1日報道,隨茷n極「包船... 詳情
■賞極地風光 南極的純淨與美麗超乎人們的想象。日出和日落的壯美絕非他處可比。行至浮冰間,關掉馬達,在靜默間聆聽風的呼聲,以及浮冰從水面...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