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究社:資金僅夠撐半年 專揭土地發展不公義 盼眾籌延續研究自主
【明報專訊】一班關注本土發展的人多年前成立「本土研究社」,而「香港地少人多」對他們而言像個魔咒,需透過查冊和調查,拿出一個個紮實的證據來解除。過去研究社揭發政府沒公布的閒置土地和棕土等,打破「地少」的迷思,花上心力,也需要金錢,卻發現剩餘資金只可支撐多半年運作,盼於民間集腋成裘,為這「研究自主」精神續命。
明報記者 李詠珊
創會源自反高鐵運動
本土研究社是個民間發起的研究小組,透過研究、調查、出版報告及書籍,建立民間論述,再推動土地規劃或本土經濟等議題。研究社的名字可能不為公眾認識,但部分市民或聽過政府把逾千公頃土地預留作「鄉村式發展」而沒包含於空置房屋官地內,或近日如橫洲風波一樣,於元朗、北區及屯門共有千多公頃棕土被破壞而不發展,事件的來龍去脈其實先由研究社披露,再獲傳媒跟進報道。
創會成員、全職研究策劃員陳劍青,因當年參與反高鐵運動,令他深信研究近萬頁基建項目等資料的價值,亦成為研究社的起點,「由看環評報告到查證所有牽涉人物的背後利益,再逐一揭發,才可燃燒整場運動至社會廣泛市民知道」。
運動過後,陳劍青與數名朋友組成調查小組繼續做研究,2013年起籌備出書,再組成約10人班底,正式成立本土研究社,至今有約50名成員和3名全職研究員。
為增人手 成員自願減薪
研究力量打破「官方謊言」的背後,卻是天天憂煮無米粥的生活。另一創會成員林芷筠說,多年來研究社的銀行戶口不時「唔夠錢出糧」,為了增加全職研究員數目,陳劍青只好減薪,工作多年薪金跟剛畢業的新鮮人相若。林說會再打算所做的研究可如何找資金,「其實想不到,唯有做好研究再算」。
出版過4本書,第一本3年多前面世,售58元,扣除成本,每本賺售價的10%,今年才把所印製的3000多本買光。他們數數手指,不禁尷尬地笑起來,林芷筠打圓場道:「回到本已好開心。」出書以外,報章上數以百計的文章,甚或不少調查報道都有他們的汗水,他們又想知識普及,不時以成本價為坊間團體做研究,跟「紅歌不紅人」的道理一樣,難為研究社帶來穩定收入,今年赫然發現所剩資金只可支撐其運作半年。
「有學術機構說要以40萬元做的研究,我們要以幾萬元完成。」全職研究員楊夏至解釋,他們的研究多是一個進程,以棕土研究為例,不單要找資料,又需找政府回應及媒體報道,再有團體行動把事件醞釀,才令「棕土優先」的倡議獲支持。
盼推動民間論述 左右政策
「好的民間研究有延展性,要令研究成果經得起考驗,需時間醞釀。」陳劍青說,發現財困後未敢眾籌,「因為研究從來不是付錢就『包生仔』」,擔心公眾未必了解,惟眼見不少人因此替他們分享研究社的理念讓更多人知,令他感動不已,才決定一試。他形容過去做研究如「刀仔鋸大樹」,愈做愈發覺沒道理,「研究地權時發現地主不單賣地,還把地『按上按』炒賣,土地變得愈趨金融化」,他相信要以紮實的研究推動民間論述,「令愈多群眾支持,便可左右政策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