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工時經濟效益未必成正比
亞洲國家長時間工作成風,惟帶來的經濟效率成疑。有專家指長時間工作等同「以員工個人健康換產能」,難以長期維持,並非經濟發展良方。
國際勞工組織(ILO)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亞洲各國打工族每周工作超過49小時者比例甚高(見圖),其中韓國有32%,香港有30.1%,日本亦有20.8%,歐美國家的比例相對低得多:美國只有16.4%,法國更低至10.1%。工時長的現象已令打工族健康響起警號。
以日本為例,去年11月厚生勞動省公布年度睡眠調查數據,發現多達39.5%日本人每天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較前年增加8個百分點,創下歷年紀錄,另有8.4%日本人每天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大部分受訪者將睡眠不足歸咎於工作量太多。
每周工時逾49
韓港日列前茅
雖然不少企業主張勤奮工作可帶來豐碩經濟成果,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更有意加長工時上限,以推動經濟增長,不過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2012年的調查結果,卻說明工時與經濟效益並不一定成正比:工時較長的日本及韓國打工族每工作1小時,所產生的GDP平均只有40.1美元及28.9美元,遠低於工時較短的挪威(86.6美元)、美國(64.1美元)及德國(58.3美元)。
ILO勞動環境專家梅辛杰(Jon Messenger)指出,長工時會令每小時勞動生產力下降,例如美國一項涵蓋18個製造行業的研究顯示,每增加10%工時,生產力便會下降2.4%。
長時間工作亦會增加工傷與患病風險,成為企業以至整體經濟的負擔。梅辛杰認為,各國政府有必要立法限制加班時間並嚴厲執法,但亦強調需保障打工族有足夠薪酬,否則或令人被迫盡量加班,以掙取加班費應付生活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