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大學公布全港首項海洋生物多樣性研究,發現本港海域雖只佔中國海域約0.03%,但卻擁有近6000種海洋生物,佔全國26%。然而研究團隊指出,本港對海洋生態的保育不足,即使政府計劃把大小磨刀洲列入海岸公園,本港受保護水域亦只增至2%,仍未達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最低10%的要求。團隊促請政府應增建海岸公園,加強保護海洋生態。
研究由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及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聯手進行,研究項目經理、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吳潘東指出,研究團隊花大約年半時間,翻查超過640份文獻,整合有關本港海洋物種資料,發現本港海域共錄得5943種海洋生物,佔全中國海洋物種逾四分之一,而香港海洋的多毛類及魚類更佔整個南中國海的62%及35%。
石珊瑚較加勒比海多20種
與其他國家及地區比較,本港面積雖小,但部分生物數量卻「富可敵國」,包括有84種石珊瑚,比加勒比海多出約20種;本港紅樹亦有8種,比整個東非多1種。世界上約有20種海洋生物以「香港」命名,代表該物種是在香港首次被發現,包括香港巨牡蠣及香港石磺等。
鹹淡水交界造就多元生境
吳潘東說,香港擁有較長海岸線,海域位處黑潮、台灣及海南洋流的交匯點,加上西面靠近珠江口,屬鹹淡水交界,造就多元化生境供不同海洋生物棲息。然而,近年包括填海等不少基建工程破壞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全球暖化及海洋酸化問題亦危害海洋生物,「二氧化碳有大部分會被海洋吸收,海水變酸,令有殼生物無法建殼」。
另外,近年來海洋垃圾污染也破壞海洋生態,並損害漁民生計,例如流浮山養蠔業受珠江口污染影響,蠔的質素及味道變差。
中國於1993年加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公約於2011年開始適用於本港。根據公約,締約方需於2020年建立至少10%海洋保護區。吳潘東指出,即使政府計劃興建大小磨洲海岸公園,全港受保護的海域亦只增加至2%,遠低於公約要求。
研究團隊促加強海洋保育
政府上周公布《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計劃把受保護海域長遠增加至4%,吳認為是個好開始,但仍有進步空間,「仍然偏低,(本港)陸地受保護地區都有40%」。他促請政府加強海洋保育,維持生物多樣性。其研究團體亦會利用是次研究的數據,進一步分析本港海洋物種的瀕危程度及分佈等,方便政府及民間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