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團隊的「石油黨」和「玉米黨」
特朗普上台的背後得益於兩大集團的支持,一是石油行業,二是以種植玉米和大豆為主的中部農業州,但這兩者一旦撕裂,就會讓特朗普處於一個兩難境地,需要平衡「手心手背」。「玉米黨」 中較令人矚目的,是候任駐華大使、艾奧瓦州長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
「生物燃料」減石油進口
兩陣營對立
奧巴馬政府11月底通過的新《可再生燃料標準》,要求擴大使用農作物原料生產清潔能源,這一史上最進取的標準給石油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會大大增加產品成本,但又受到農業州份的歡迎。理論上,聲稱要實現能源獨立的特朗普應該也會支持這個旨在減少美國對石油進口的依賴,並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新標準,而他團隊中的「石油黨」和「玉米黨」 都在期待他作出更明確的「站隊」表態。
其實特朗普的傾向也頗明顯:到了「封官許願」環節,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行政總裁蒂勒森(Rex Tillerson)任國務卿,能源部、內政部長人選均是親石化行業者,連環保署長都是氣候變化懷疑論者,而「玉米黨」 布蘭斯塔德則要出使中國。
布蘭斯塔德身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30多年私交,卻要在中美關係注定波折的時代擔任大使,吃力不討好,特朗普也擺明是要利用這個「老朋友」的身分。
艾奧瓦是特朗普此次大勝的關鍵州份之一,他曾在該州演說時稱會支持玉米乙醇能源項目,當時就有質疑指,特朗普本質上仍是支持傳統化石能源,這個表態只是為了換取選票,才在新能源中選擇性支持玉米乙醇這類項目,而對風力發電、太陽能等則不感興趣。
布蘭斯塔德早在大選前的10月,就見證了數十家中美企業在艾奧瓦首府得梅因(Des Moines)簽署合同,中國將進口510萬噸農產品,金額總值達21億美元。他當時接受新華社訪問稱,中國是全球大豆最大購買者,艾奧瓦州是美國大豆主要生產州,「現在有過剩的大豆、玉米需要賣出去,而中國的大豆需求量很大,這是雙贏」。
退一步說,布蘭斯塔德雖然支持自由貿易,但傾向令美國增加出口,也令美國農民有工可開,這一方面是與特朗普契合的。但可能同時因為他的親華立場,也注定在特朗普政府中做不到高位。
華玉米市場改革 或啟貿易戰
回過頭看中國,商務部9月裁定美國乾玉米酒糟(DDGS)存在傾銷;12月初中國能源局印發《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統籌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能源安全,以霉變玉米、毒素超標小麥、「鎘大米」等為原料,擴大糧食燃料乙醇生產規模,到2020年要實現生物乙醇年利用量達到400噸,比2015年的210噸幾乎翻一番。與此同時,中國也在從巴西和阿根廷大量進口大豆。下一步中國會否以減少農產品進口反制美國可能打響的貿易戰,值得留意。余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