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多處名人故居淪大雜院

[2016.12.12] 發表
譚嗣同故居門前凌亂不堪。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據澎湃新聞報道,作為古都,北京市名人故居保護狀況不容樂觀。有數據顯示,北京舊城區332處名人故居,僅有80處保存完好,其餘200餘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修情況。多處名人故居如今已淪為破敗不堪的大雜院,院內木門掉漆,電錶成排,隨意堆放的雜物和車輛使得過道愈加逼仄。

名人故居的困境如同一面鏡子,所暴露出的問題不只是文物保護一件事情,還有老舊城區人居環境不佳、產業低端、基礎設施不足等。在大雜院的包圍下,修葺再好的名人故居,也很難更好地發揮應有的文化教育功能,它需要與所在街區協同發展。而這,就涉及城市規劃、住房保障、人口疏解、產業結構調整、直管公房改革等諸多層面。

「私人住宅 謝絕參觀」

菜市口是清代的法場,不少仁人志士遇害於此,其中就包括維新志士譚嗣同。出菜市口地鐵站,南行300米左右便是當年譚嗣同在京的寓所--瀏陽會館。1986年,譚嗣同故居被列為北京宣武區文物保護單位。

這處承載着滄桑歷史的故居,如今卻是另一番景象:掉漆的木門,破舊的房屋,成排的電錶,堆放的雜物,逼仄的過道......而這,就是當下北京名人故居的一個縮影,保護狀況不容樂觀。

位於東城區帽兒胡同37號的婉容故居,是清朝末代皇后婉容的婚前住所。婉容被選為皇后後,此宅曾大規模改建,西路四進院落為居住區,東路三進院落為私家園林。

如今這處院落也成為普通民宅。在故居的說明牌上,有院內住戶用粉筆寫的「私人住宅,謝絕參觀」字樣;在宅院門上,同樣寫有「謝絕參觀,請自重」字樣。在大門與照壁之間的過道,路面已經坑窪不平,並擺放着多輛破舊車輛,堆疊的磚塊、拉扯的電線隨處可見。

改造成本高 欠有力政策

名人故居保護現狀不盡人意,與諸多原因有關。據介紹,譚嗣同故居屬於「直管公房」,產權歸房管局所有,因此修繕工作與日常維護屬房管局。「舊城房屋不能參加房改,沒產權,無法交易,我們沒法自己賣房搬走。」有居民說,產權模式的滯後,使得即便有人願意接手修繕,也難以涉足。

修繕維護淪為大雜院的名人故居,前提是騰退住戶。北京市西城區文委主任孫勁松曾表示,西城區需要騰退的文物面積近13萬平方米,資金投入以百億元計,還要配建相應的安置房。而這樣的投入,遠非一區財政收入力所能及。

擁有131處名人故居的東城區,也因為房價節節攀升,改造成本巨大致使騰退緩慢。而微循環、漸進式的房屋修繕模式,由於缺乏統一有力的疏解安置政策,外遷安置房吸引力、大規模人口疏解資金、騰空房屋後期收益不足等因素,使得修繕工作難度加大。

名人故居的認定,是造成保護困局的另一個原因。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故居認定並沒有特別清晰的評判標準,保護對象的範圍難以劃定,保護工作也就無法有效展開。根據1996年發佈的《關於嚴格執行建立紀念設施有關規定的通知》,已故近代名人的故居,除經批准的以外,一律堅持正常使用,不得專門騰出作紀念館。

更多中國新聞
京故宮維修變破壞 院長批政府選料不重質
【明報專訊】北京故宮博物院自2002年啟動「百年大修」規劃,原定於2020年完結。不過,據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原來於前年至去年間,故宮... 詳情
比坑渠油更危險 深15餐館用甲醇油煮食
【明報專訊】深圳市警方早前巡查寶安區的餐館,發現有15間餐館違法儲存和使用「環保油」,15間餐館的負責人已被抓獲。據悉,該批「環保油」配方以... 詳情
疑霧霾能見度低 火車撞死6工人
【明報專訊】據鄭州鐵路局通報,上周六(10日)上午9時42分,X103次特快貨物班列運行至京廣鐵路安陽站南站區時,撞到6名現場工程人員。被撞... 詳情
湘法院豪擲45萬元購打印機
【明報專訊】普通的打印機最貴也就數千元(人民幣,下同),超過萬元的高級打印機並不多。不過,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法院,卻豪花45萬元採購一台天價... 詳情
【明報專訊】40多歲的寧夏青銅峽尚姓男子為了與微信上認識的一名年輕女子見面,專程趕赴銀川,沒想到一頓燒烤吃了20,734元人民幣。尚男不甘心...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