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碼:精神健康 mental health
【明報專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精神健康的人能夠理解自己的潛力,面對和處理一般生活壓力,能有效率地工作並感到充實,以及貢獻社會。精神健康出現問題,不單會引致身體上的毛病,亦可能產生行為問題,例如自殘、吸毒等,繼而造成社會問題。
■今日香港×公共衛生
社會爭議×精神壓力
2016年11月,勞工及福利局聯同多個政府部門、公營或非政府機構聯合舉辦「精神健康月」,並發表「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2016」,調查於2016年7至9月間電話訪問1500名15歲或以上香港人,發現港人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分為56.31分(100分為滿分,是最健康),屬可接受水平,但較2015年57.78分低。
調查發現,社會爭議成為第二項最影響港人精神健康的元素,23.3%受訪者表示,「社會爭議」對精神健康有非常大或頗大影響。香港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指「社會爭議」包括政治及民生問題,近年引起社會關注,甚至導致爭拗,令部分港人感灰心,或成為影響精神健康的原因。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公共衛生
防止學生自殺建議
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分析了2014/15至2016/17學年71宗學生自殺個案,提交最終報告和建議。委員會指學生自殺大都由多個複雜原因互相影響所致,個案以男性較多,大部分自殺前有先兆,部分有精神健康問題。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教育事務)陳國齡指出,研究顯示九成自殺個案都有精神病,但71宗學生自殺個案中,僅18%正接受精神科服務,反映不少患者未被識別或沒接受治療,陳國齡建議學校推篩選計劃,分辨高風險學生,同時將精神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消除對精神病人的歧視。另外她認為應增加至每間500至600名學生的學校都有一名駐校精神科護士。
報告指自殺無關教育制度
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指沒有證據顯示教育制度對學生自殺有直接影響,但委員會同意要檢視教育制度,例如重視學生的非學術成就、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等。報告亦提出多項建議,例如為教師、學生及家長提供「守門人」訓練,加強他們對學生精神健康問題的敏感度及介紹處理技巧,又建議教導青少年社交媒體禮儀,以防網絡欺凌,並教他們回應社交媒體上的自殺信息。不過,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指出,報告將自殺成因怪罪於學生的精神健康,而忽略制度上的問題,說法荒謬。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評報告忽略教師的工作量,指教師根本沒有時間及空間擔當報告中「守門人」的角色。
■今日香港×全球化
欠缺病患支援
「經濟學人智庫」2016年10月公布亞太區的《精神健康融入指數》(附表),比較15個亞太地區為精神病患者提供支援的程度,香港在15個地區中排第7,落後於排名第3的台灣和排名第4的新加坡。研究人員2016年3月至5月蒐集15個地區的資料,以環境、機會、獲得治療及管理四方面共18個指標評分,評估該地區是否有政策容許精神病患者享有穩定生活、接觸社會服務、工作及人權保障等。報告認為本港缺乏一個正規、全面的精神健康政策,而且醫管局、社署及非牟利團體之間的協調不足。報告引述香港心理衛生會總主任(服務)余健新稱,若沒有精神健康政策,設計的服務難以配合公眾需要。他稱非牟利組織資源不足,每名社工需負責60至70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