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症
「腸易激綜合症」(簡稱IBS)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影響大腸的功能,雖然症狀令患者感覺不舒服,但與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等「炎性腸病」(簡稱IBD)不同,不會令大腸組織產生病變或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大部份患者都能以合適膳食、生活方式及壓力舒緩等方法將病情控制,只有少數患者的症狀嚴重至需要服藥及接受心理輔導等治療。
腸易激綜合症的症狀因人而異,可能有很大的差別,較常見的症狀包括:肚痛或痙攣、腹脹、腸積氣、腹瀉或便祕(有時腹瀉和便祕交替發作)、糞便有粘液等。大多數患者的症狀都屬慢性的,但可能會時好時壞、甚至可能會改善至完全不再復發。
腸易激綜合症的病因不明,多個不同的因素可能會導致症狀,包括:
(一)腸胃壁肌肉收縮及鬆弛的不協調:在正常的情況下,當食物從胃部通過小腸和大腸至直腸時,腸胃壁的肌肉有節奏地收縮和鬆弛,在腸易激綜合症的患者,腸胃壁肌肉的收縮可能過強及過長,導致腹脹、腸積氣和腹瀉等,相反,有時腸胃壁肌肉的收縮可能不足,減慢食物的運送,導致乾而硬的糞便。
(二)消化道神經系統的異常,導致患者在腸胃積聚氣體或糞便時感覺得比常人難受。
(三)腸胃與腦子訊號溝通的混亂:身體對消化道的正常變化出現過度反應,引起肚痛、腹瀉或便祕等症狀。
誘發腸易激綜合症的因素也會因人而異,包括:
(一)食物:腸易激綜合症的患者對食物出現過敏反應或不耐受所擔當的角色並未完全清楚,但很多患者在吃了某些食物後會出現明顯的症狀,包括朱古力、辛辣或肥膩的食物、豆類、牛奶、汽水及酒等。
(二)壓力:很多腸易激綜合症的患者在壓力增加時症狀會惡化或更頻密,例如轉換工作的最初或最後的一個星期或考試時,雖然壓力會令症狀惡化、但不是導致症狀的病因。
(三)賀爾蒙的變化:由於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兩倍,研究人員相信賀爾蒙擔當重要的角色,很多女性患者都感覺到月經期前後時症狀較明顯。
(四)其他疾病:很多時,另一疾病會誘發腸易激綜合症,例如腸胃炎等。
會導致腸易激綜合症的高危因素包括:
(一)年齡:患者通常都是較年輕的,少於四十五歲。
(二)性別:大致來說,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兩倍。
(三)有腸易激綜合症的家庭病史:這可能是基因的變化、或在同一家庭內的環境因素引起的。
(四)心理障礙:患有焦慮或抑鬱症和曾受性侵犯或家庭暴力的受害人都較多患上腸易激綜合症。
腸易激綜合症的併發症:腹瀉和便祕都會令痔瘡惡化,若患者因避免出現症狀而長期戒吃某些食物則可能會導致營養不均及不良。由於腸易激綜合症對整體的生活質素有很大的衝擊,所以,患者會感覺得到未能充分地生活,因而出現情緒問題及心理障礙,感覺得沮喪、甚至抑鬱,需要接受心理輔導及藥物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