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屆政府被指搶地建屋,發展局長陳茂波昨表示,目前政府的土地供應工作是追回過往的落後,又反駁即使本港沒有單程證等外來人口,本港因平均每戶人數下降,導致住戶數目增加,仍會產生房屋需求。 每戶人數下降 增房屋需求 主張「源頭減人」的新民主同盟荃灣區議員譚凱邦批評,陳茂波的說法是「掩耳盜鈴」,認為政府只增加土地供應而不控制人口增長的做法是事倍功半。他說透過單程證來港的新移民,大多申請公屋,而外地專才來港則對私樓單位造成需求,兩者均加劇港人房屋需求的競爭,重申政府應減少單程證者來港才有助紓緩需求。 譚凱邦批掩耳盜鈴 陳茂波昨以「關於土地問題的迷思」為題發表網誌,反駁外界對政府搶地的批評。他重申本港房屋、商業等用地嚴重不足,要解決問題非朝夕功夫,因應外界批評政府無善用空置官地與短租土地,政府近年就物色不少有關用地,並提高密度發展。 對於有意見認為本港未來人口增長放緩,只要善用現有已發展土地就可容納所有新增人口,陳茂波反駁稱有關論點是出於誤解。他引用統計處估算,指由2014至2044年,本港人口將增加約98萬,增幅13.5%,但家庭住戶增幅達20.4%,即新增約50萬戶,相當於約3.3個沙田的家庭住戶數目,若要容納未來30年新增住戶,本港需最少增加五分之一的房屋容量。 住戶數目30年將增50萬 他又稱,即使沒有外來人口,若本港平均每戶人數下降導致住戶數目增加,仍會產生房屋需求,例如2000至2015年間,公屋單位整體增加約14%,但同期公屋人口卻差不多無增加,相信與每戶人數由3.5降至2.7有關,而且未來平均每戶人數仍有持續下降趨勢。他續說,若停止讓以家庭團聚為主的單程證者來港,不但令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加劇,亦不符人道立場和法律基礎;至於若停止在外地輸入專才,亦影響本港競爭力及經濟發展。 陳茂波又稱,市區重建亦是另一未來房屋需求的主要來源,稱若現時開始不拆卸任何單位,至2046年本港樓齡70年或以上的私樓單位將達33萬個,是目前近300倍,政府需更多的土地及房屋作市區重建的緩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