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家貧高中生 國際觀較弱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訪問了逾600名高中生,發現學生的家庭月入與國際觀及國際認知呈正比,出身低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的學生「輸在不止一條起跑線上」,除較少外遊機會外,還影響學生英文水平、接收外國資訊機會等。
家庭月入與國際知識成正比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國際事務研究中心與智庫Roundtable合作調查高中學生國際視野,以問卷訪問26間中學的657名高中生,學生自評對世界局勢是否有基本了解。以5分為滿分,整體平均分為3.15分;若按家庭月入分析,2萬或以下者平均為3.07分,2萬至4萬者為3.17分,4萬元以上的學生則有3.26分。
調查又透過11個國際知識題目測試學生認知水平,例如舉一個國際公共衛生事例,若正確得1分,錯誤則0分,學生平均分為5.97分,但家庭月入4萬元以上的學生,平均分為6.49分,但月入介乎2萬至4萬及低於2萬者,分別為5.86及5.84分。
指英語能力低限制接觸外國
研究員馮智政表示,調查發現低社經地位學生「輸在起跑線,且不止輸在一條起跑線」,因除經濟限制外,低社經地位更影響學生的英文能力、接收外國資訊機會等。團隊發現學生國際知識的三大來源分別是社交媒體、網站及電影,而與家庭經濟狀G直接相關的外遊機會,在11種來源中只排第8位。
外遊非國際知識主源
馮指與個別學生深入溝通後,發現「有學生好了解國際事務,是因他英文好,會主動看美國訪談節目。另有學生很多外國親友,facebook經常看到他們發其他國家資訊」,但家貧者或連補習英文機會也較少,雖國際資訊的主要來源均為免費,但仍存在「貧富差距」。
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投放更多資源協助基層學生,包括資助他們學好英文等,此外通識科教師亦可嘗試利用電影教授國際議題,例如天水圍天主教培聖中學教師洪昭隆便以電影《人工智能》教授全球科技議題,通過分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學生雖然「去港島搭電車都覺得新奇」,但仍能就國際人工智能發展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