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跑步成為港人熱門運動選擇,一對合適的跑鞋不可或缺。理大的本地研究指出,傳統跑鞋有足弓承托,或會「養懶」足部肌肉,而穿較少承托的「仿赤足鞋」跑步有助鍛煉足部、小腿肌肉,減少受傷風險,研究亦認為仿赤足鞋有助扁平足患者改善步姿。 明報記者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張子熙自2013年起展開有關仿赤足鞋的研究,他與團隊招募了38名本地跑手,包括21男17女,平均年齡35歲,各人有6年以上跑步經驗,一直穿傳統跑鞋跑步。研究隨機把20人分派到實驗組,穿仿赤足鞋參照哈佛醫學院的半年跑步訓練,並在訓練前後接受磁力共振掃描,以量度右小腿及足部肌肉。 20跑手實驗 半年增7%足肌 研究結果發現,20名實驗組跑手小腿至足部肌肉體積較半年前增加了7.05%,而腳跟至腳趾的內足肌肉亦增加8.8%,肌肉的增長主要來自前足部分。而使用傳統跑鞋的對照組,其小腿及足部肌肉的體積則維持不變。 轉穿應預留半年適應 張子熙解釋,傳統跑鞋有足弓承托,會「養懶」足部肌肉,穿上較少承托的仿赤足鞋會改變腳掌茼a模式,由腳跟茼a變成用腳尖或全掌茼a,有助鍛煉足部、小腿肌肉,增加腳掌茼a時的緩衝時間,減低茼a的撞擊力及跑手受傷風險。 他強調,跑手應循序漸進地轉穿仿赤足鞋,初時會出現肌肉痠痛,要預留時間給足部肌肉休息,若負荷太大,最嚴重可導致足底筋膜斷裂,故建議跑手預留半年適應期。除可降低跑手受傷風險,張子熙認為仿赤足鞋能透過強化足部核心肌肉從而改善扁平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