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城市規劃委員會於今明兩天審議東涌谷規劃,包括把區內部分農地改作低密度住宅。「80後」東涌居民小燕兩年前起知道如「後花園」的東涌谷將被改劃,認為政府漠視該地價值,遂與街坊發起社區農場,「讓政府知道一日不讓東涌谷變為石屎地,仍有很多可能」。 東涌谷位於東涌市中心西南面,除了被北大嶼郊野公園和東涌灣環抱,谷內有一條東涌河,帶來綠草如茵的環境,也為附近農地帶來肥沃泥土和水。小燕於東涌居住逾15年,她形容東涌谷就如街坊的後花園。 政府今年1月把東涌谷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的規劃刊憲,東涌谷東面列入河畔公園範圍,但不少於石榴埔附近的私人土地,將會變成低密度住宅或可建丁屋的「鄉村式發展」用地,而今明兩天,城規會亦就此進行公開會議。根據城規會文件,東涌谷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的規劃總面積約168公頃,當中約52公頃及55公頃分別建議劃作「綠化地帶」及「自然保育區」,而住宅用地則佔少於20公頃,並只作低密度住宅發展。 「守護大嶼聯盟」成員表示,土地查冊發現部分範圍內七成土地分別由3間公司持有,懷疑有公司早已開始囤地。小燕說,兩年前驚覺現時的「世外桃源」或會不再,便加入守護大嶼聯盟,關注有關規劃。她查看有關規劃圖,發現部分仍活躍的農地都被指荒廢,文件中只列出其後發展的規模,「但為了這發展,我們將要放棄多少社區本有的資源,文件中從未提及,而這些資源亦不是政府能用錢買得到……我們當是寶,但政府只當是草」,她生氣道。 街坊河畔租地冀「種出可能」 東涌居民曾就有關擴展計劃聯署,其中要求保留東涌河谷周邊農地。面對擴展計劃步近,小燕和街坊半年前於石榴埔租了一幅地,爭取在「限期」前「種出這地的可能」,成立屬於街坊的社區農場。他們一起翻土、除草、開田和堆肥,小燕的媽媽更化身農耕顧問教導街坊耕種,亦吸引街坊把家中的廚餘帶來,順道了解這個地方,「街坊近距離接觸這堙A才會知道這堛瑣蟢悍頇,亦知道東涌谷的河水這樣清涼,如果這地一天仍是泥土,可以有很多想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