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黐肺」手術後亡 法醫指麻醉藥致命濃度
【明報專訊】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嚴秉泉3年前在浸會醫院為病人做俗稱「黐肺」的胸腔固定術,病人手術後不治,死因研訊昨續。法醫稱死者血液中麻醉藥的濃度,超出一般醫療水平兩倍,屬致命水平,嚴的代表律師稱有報告顯示該水平不足致命。
法醫潘偉明供稱,毒理報告顯示死者何鑑泉(64歲)每毫升血液中含11微克麻醉藥利多卡因,超出一般治療水平逾兩倍,根據國際標準,每毫升10至25微克屬可致命水平。病人注射藥物後抽筋及出現心律失調,為藥物中毒的徵狀,亦令病人心臟負荷加劇及血壓降低,加上病人本身患有冠心病,血管有阻塞,病人最終因急性心臟缺血死亡。
潘稱死者血液中利多卡因的含量對年輕人可能未必致命,但本案病人心血管有問題,是次藥物的濃度已足以致命,認為利多卡因引致的不良反應直接引致病人死亡,其冠心病為輔助原因。
辯稱未到致命含量
嚴的代表律師引述另一法醫的報告稱,伊利沙伯醫院的指引提及,致命含量是每毫升超過25微克利多卡因,質疑麻醉藥引發的反應不是主要死因。潘回應稱,有案例顯示每毫升10微克利多卡因亦可致命,病人注射藥物後出現的徵狀符合藥物中毒的狀G,不屬心臟原發性情G。
當日協助嚴做手術的護士潘美安供稱,手術前看到嚴將同意書遞給病人簽名,但聽不到嚴向對方解釋手術風險。她形容病人做手術前表現醒目及精靈,說話清晰,注射藥物後無異樣,數分鐘後病人大叫覺得痛,潘其後看到病人正抽筋及掉了數隻牙。研訊下周一繼續。
【案件編號:CCDI-951/13】